社区作为社会运行的基本单元,是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艺术院校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场所,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良好的教学平台和先进的教学理念。艺术院校介入社区教育,既可以丰富社区教育的教学内容,又可以优化社区教育的课程体系;既可以滋养居民心灵,又可以涵育居民品行。同时,艺术院校也可以将社区教育作为美育实践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进社区凸显美育教学中的实践教育教学环节,深化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培养一批与社会文化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技能型等复合型人才。从1925年创办的集美师范高师艺术科到1999年成立的集美大学艺术教育学院,再到2009年更名为集美大学音乐学院,集美大学音乐学院走过了近百年的历史,培养出了知名交响乐作曲家蔡继琨、中国音乐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谢嘉幸、音乐教育家与作曲家曾雨音等优秀人才。近来,为了构建适配社会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体系,学校积极探索多种有效融入社会实践的教育方式,希望通过与社区教育融合等多种实践教学方式,夯实学生理论知识,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从而培养专业性强、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人才。
拓宽社区文化视野
丰富居民精神生活
现代社区是民众与社会连接的重要载体,具备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功能,同时具有“类社会化单元”“政治单元”和“联结单元”三种功能。这就意味着社区是一个与社会相互联结的单元,社区文化也不是封闭的、孤立的文化。集美大学音乐学院积极进入社区,为社区的青少年儿童开设有助于提升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的音乐作品赏析、音乐艺术讲解等课程,为社区的成人开设符合终身发展要求的艺术类课程如音乐创作、乐器演奏、和声练习等,还向社区居民介绍声乐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特点,教授基本的声乐训练技巧,进行简单有效的声乐训练,让社区居民了解和掌握一些基础性的音乐知识,拓宽文化视野,丰富精神世界,推动高等艺术院校与社区教育融合,使社区文化更具“团结感”,具有更强的公共性和多样性,比以往更具活力,更具生命力,能够助力社区教育的持续发展。
和谐社区氛围
增强社区凝聚力
社区建设不仅需要依赖土地和空间,处理本社区居民和非本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关注社区居民的归属感、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心理要素与文化要素,致力于社区治理和社区氛围营造,让同一个社区的居民将“社区共同体”作为共识,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凝聚社区共识,美化社区生活空间,使社区生活更加和谐。集美大学音乐学院师生深入社区,为社区献上《井冈山上太阳红》《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晓雾》《苍歌引》《我和我的祖国》等音乐作品,用优美动听的经典旋律引领社区居民重温红色革命情怀,让社区居民在优美雄壮的旋律和歌声中感悟思想伟力、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精神血脉,于红色氛围中感受社区凝聚力。同时,学院与社区签订党建共建协议书,以共享活动平台与现有资源,借鉴工作经验,推进党建与社会发展进步良性互动,增强社区凝聚力。
助力社区改造
美化社区环境
高等艺术院校要发展艺术教育,不仅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把高等院校艺术教育发展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把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摆在显眼位置,而且要与现实社会相联系。所以,高等艺术院校应紧抓社区教育实践,实现艺术教育本身的价值,展现艺术教育自身的优势。集美大学音乐学院通过为医院儿童就诊区进行温馨主题改造等形式,对社区实行艺术性改造,美化社区环境。同时,还通过给社区儿童分享音乐名人事迹等方式,推动社区教育发展,使社区教育更加丰富完整。
(林雅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