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是近些年直至当前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方案”)提出,“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加强思想性。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日,教育部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为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绘制了新蓝图。 因此,中小学课程思政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是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党和国家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提出的新方法和新要求。 在中小学,“课程思政”中的“课程”一般是指除道德与法治课和思想政治课之外的其他学科课程,“思政”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在中小学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并非要标新立异或创造新名词,而是为了让其他学科课程及其任课教师更好地承担起立德树人的共同职责,与思政课程、德育工作协同配合,同向同行。作为课程思政最重要、最关键的实施主体,广大中小学教师要如何推进课程思政呢? 首先,基于责任和使命,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思政自觉性,提高课程思政能力。 新课程方案规定,“广大教师要围绕‘为什么教’和‘为谁教’,深刻理解课程育人价值,落实育人为本的理念”。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和使命。中小学各学科教师都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的坚定捍卫者和自觉践行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站好课程育人的三尺讲台,切实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努力提高课程思政能力。同时,各学科教师都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坚定“四个自信”,聚焦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努力提升课程育人能力。 其次,基于学科特点,多维度挖掘学科课程中的思政内容,充分发挥学科课程育人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教学内容、课程实施、考试评价等方面都有具体的育人目标和要求,并明确了各门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这为各学科课程思政提供了很好的内容指引。具体方式和途径主要有:一是直接基于教材中的内容或图文图表挖掘其中的思政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目标或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同步实现学科课程的思政功能。二是将课程方案规定的重大主题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等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指南,这为学科课程有机渗透或融合课程思政提供了重要依据。三是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将国家重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和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和成果融合在课堂教学之中,在体现课程时代性的同时进行课程思政。 再其次,基于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当代学生特点,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程思政实效。 新一轮课程改革有三个突出的重点和亮点:一是关注课程内容综合性和结构化;二是特别强调学科实践和跨学科主题活动;三是注重真实情境创设和应用。这与课程思政的特点和内容渗透的要求基本一致。因此,各学科课程要基于学科特点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围绕核心素养的培育深化教学方式变革,要在实现自身教学目标和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多向度的课程思政育人。新课程方案强调,“加强知识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学科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由于当下学生成长于开放、自由、多元的互联网时代,其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表现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广大教师要充分认识当代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并基于当代学生的思维、情感、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多采用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时代要求,又符合学科特点、符合课程思政特点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例如互动式、启发式、讨论式、体验式教学等,努力提高课程思政实效。 在中小学,除国家课程外,学校的校本课程、主题活动、班团队活动、学校文化等都具有思政功能,也应引起重视并积极发挥其功效。但是由于不同课程学科属性不同,课程思政中的目标、内容、任务和方式方法也有所不同,因而在推进课程思政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有机融入、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以适时适切、隐性教育、润物无声为主,反对“硬融入”“标签式”“机械化”等形式主义。 (作者系深圳市龙岗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特级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