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涛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教育部融合新闻虚拟教研室负责人 |
新闻回放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进行职业探索的重要阶段。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上周,有关媒体对上千名受访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2.4%的受访大学生是通过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去了解职业规划的。
主持人语
在就业形势愈加严峻的当下,职业规划教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不得不正面回应的一道考题。如果说职业生涯规划是人生极为重要的一粒纽扣,那么就必须厘清“谁来系”和“如何系”两个问题。其中的难点在于:职业规划教育如何嵌入专业能力教学体系?如何形成能够真正落地的实践模式?
来自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四名学生,尝试给出自己的理解和回应。
合理的职业规划,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找准定位,同时也为其未来的职业选择提供指引。
诚然,职业规划归根到底是每一名学生自主规划自己的职业路线,最后也只有通过自身的行动努力,才能使规划的蓝图照进现实。然而,这并非意味着职业规划教育可以因此“缺席”。
职业规划教育是大学教育中的一部分,其意义在于为学生筑起一座领航的灯塔,引领学生在反复摸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航路。
面对日新月异的就业环境,职业规划必须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在变化中不断寻找时代“缺口”与专业“志向”之间的对接点。相应地,职业规划也不是通过一门课就能够彻底解决问题,而是要贯穿于大学四年的每一个阶段,成为一门全员性的、持续性的、过程性的大学必修课。
将职业规划教育列为必修课,意味着为学生提供合理开展职业规划所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培养其自主规划的意识与技能,对其未来的职业规划起到充分的指导作用。
当职业规划教育被推向大学教育的必修位置时,其不仅强调课程属性的必修性质,还强调一种全过程职业规划教育模式。因此,如何超越一门课的教学设计体系,而在大学四年期间,探索和创新一种全过程职业规划教育模式和实践,无疑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