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02日 星期五
山东科技大学“惟真之光”科技创新团队党支部
创新“党建+”育人模式 为培育时代新人赋能
韩洪烁 肖宜辉

    获批科技创新项目100余项、授权56项国家专利、与企业合作项目达上千万元项目、创办了服务能源行业的高科技企业……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惟真之光”科技创新团队党支部以党建引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近年来,“惟真之光”科技创新团队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打造“党建+创新”“党建+社会服务”“党建+人才培养”育人模式,努力实现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同频共振。

    山东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院长陈绍杰介绍,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一个个创新小组把相同兴趣的学生聚在一起,一起参加科创比赛,一起走进企业一线解决生产难题……“党建+”的育人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活力。

    构建“党建+创新”模式,为创新注入“活水”

    “惟真之光”科技创新团队党支部成立于2017年,现有党员50名,是一支平均年龄不足25岁、突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色的创新型党支部。

    该党支部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不断夯实党建基础、创新工作方式,构建“党建+创新”育人模式,致力于搭建科创平台,创设“党建+科创”小组,组建了“智创绿源”“嵙创瑞沃”“能达华安”等科技创新小组,小组采用“青年教师党员+学生党员”模式,将思想引领与专业指导相结合,实现“支部与团队共生,党建与科创并进”的良好局面。

    山东科技大学能源学院党委副书记许琳说:“通过‘支部搭台,党员唱戏’,推动党建工作与科技创新同频共振、互促共进,支部创新创业氛围日渐浓厚,真正成为创新创业的‘助推器’。”

    该党支部建立了教授与创新小组“一带一”机制,形成师生共建、教研互长的党建新模式,建立科技创新结对帮扶的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组织开展科技交流活动,以讲座形式为学生普及科研技能,为师生科技创新注入了源头活水。

    近年来,从“高大上”的中深层地热能开发、现代化智慧矿井,到“接地气”的智能巡检机器人、数字化无人储运系统,这些好创意均出自“惟真之光”科技创新团队党支部,其中涌现出山东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尹大伟等一大批善思考、勤钻研、勇创新的青年创新能手。

    践行“党建+社会服务”机制,让成果走向一线

    大学生的创新成果应该如何从校园走向市场?近年来,“惟真之光”科技创新团队党支部构建“党建+科技研发”“党建+社会服务”平台,与济宁矿业集团安居煤矿、山东能源集团田陈煤矿等10余家企业签订联建合作协议,组建了多个“大众创新、全员创效”基地,形成以党建引领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实现支部建设、校企合作、学生创新创业、就业实习等有机融合,探索出“共建活动开展到哪里,联合主题党日活动举办到哪里,高质量的党课和专家服务送到哪里,项目合作和学生就业推进到哪里”的可推广借鉴的好做法。

    “我们不断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采取‘到基层走访调研、送课题到生产一线’等举措,把问题当课题,将创新变成任务,形成了主动服务发展的新局面。”该党支部书记张步初介绍。

    “智创绿源”科技创新小组“中深层地热能开发”项目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他们将参赛项目成果运用到企业,为多家企业提供地热能开发方面的技术、设计等服务;“嵙创瑞沃”科技创新小组在安居煤矿现场探测时,发现双端堵水器检测复杂、不易携带的难题,历经一个多月的攻关,改进了设备构造,升级了探测仪表,解决了困扰煤矿工人多年的难题。

    聚焦“党建+人才培养”特色,让学生全面发展

    “如何用科技创新培养更多的人”是“惟真之光”科技创新团队党支部成员经常讨论的话题。

    “我们要谨记服务行业,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这样才能把创新坚持到底。”在该党支部“赋能学堂”活动中,陈绍杰鼓励学生。近年来,该党支部承办了“科创研习营”等特色科创活动,运用学生创新作品展示室,进行创新教育,吸引更多学生参与科技创新。

    该党支部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学生成长,打造“全国矿业学科高校同上一堂党史课”“能研微沙龙”等党支部思政品牌,把学科、行业、创新中的思政元素滴灌到学生心里。同时,聘请科学家、工程师、劳模工匠等任支部科技创新小组德育导师,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践行责任担当。

    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是支部的德育导师,通过举办“骐志大讲堂”讲党史、讲团课、讲学术,开展“学习院士初心,勇担时代使命”等主题党日活动,带动党支部成员在学思践悟中成长成才。

    “党建、科创与育人同频共振已见成效。”山东科技大学能源学院党委书记董桂刚说,“我们还要把科技创新与培育时代新人结合起来。让今天听故事的人,成为明天故事的主角。”

    (韩洪烁 肖宜辉)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