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君玲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
新闻回放
日前,不少应届毕业生在网络上反映,一些招聘单位对求职者的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更多的实习次数或特定“大厂”的实习经历等。与此同时,一些自媒体炒作“实习越早越好、越多越好”,部分投机取巧人士借助“大厂内推”等实习推荐服务牟利,以致出现“付费实习”的现象。
主持人语
实习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衔接着理论与应用、学习与工作,也衔接着梦想与现实。在实习过程中,高校有基于教育机构属性和高等教育标准化的原则与规范,单位有基于业务需要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的考量,这些均与学生提升技能的现实诉求、学有所用的职业理想,乃至立业成家的人生规划交织在一起。那么,如何提升实习效果、铺就更加顺畅的成才之路,并在学生、学校、单位三方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让我们来听听同学们的想法和建议吧!
据报道,2022年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千万,预计2023年达到1158万。这样的局面使得招聘单位制定了更为严苛的筛选标准,即当学历不再稀缺,对口的实习次数与质量成为了更加重要的竞争砝码。近年来出现的“大厂内推”骗局、付费实习等乱象背后,实际就是青年学生对于就业市场规则的新的焦虑。高校作为输送人才的最后一环,有义务主动应变,帮助大学生走出当下困境。
首先,高校应解决“思想之困”。高校决策层要先扭转自身的育人观念,摒弃“学生只要读好书”的思想,真正重视起对学生的实习培养。高校应根据专业情况,及早开展有关实习与就业的认知教育,唤起学生危机意识,从而争取到更多行动时间。
其次,高校要解决“技能之困”。实习和就业指导更应作为贯穿学生生涯的长期性策略。高校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智和需求状况,阶段性开展如职业性格测试、简历面试培训、职场权益宣讲等主题的课程、讲座或专项活动。并且要经过审慎考察,邀请业界的专业人士主持主讲,以提供最前沿、最真实的信息和培训。
最后,高校需解决“时间之困”。现在的业界实习常常动辄3个月起,且几乎要求每日到岗,同时有些学校的集体实习又安排过晚或质量不高,也许不能为求职履历添彩。对此,高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需求,合理调整课程安排,留出较早且充足完整的时间段供学生自行实习。在组织集体实习时也不拖至最后一学年,并提供真正有质量的单位和岗位,让这段经历给学生带来切实有效的简历加分。
倡导高校重视实习是回应当下就业环境理智的选择,但并不意味着就鼓励轻视学业。高校应根据不同学科偏重而弹性调整专业安排,使重学术或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符合行业需求,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务实的成才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