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1日 星期五
“小革小新”撬动教学改革
张文静

    教育科研是撬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杠杆,但目前其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充分,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教育科研与教学教研脱离、科研成果实效和价值不高、成果转化机制还不够优化等问题。如何让教育科研真正落地,用成果的培育和推广引领改革?从2020年起,山东省荣成市将“小革小新”微成果评选与推广作为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重点关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小改革”“小创新”,关注学校管理与教学中富有成效的创新做法与有效策略,激发了全体教师改革创新的热情。

    “盯小”——聚焦问题求创新

    山东省荣成市蜊江小学梁建丽是一名特级教师,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梁老师发现,“小讲师”是很多数学教师都在运用的方法,但效果不尽人意。因此,她的研究从培养“小讲师”开始。

    梁老师和她的团队多次研讨,从建构基本语言表达支架,让“小讲师”开口会说;到建构类型题的讲解模式,让“小讲师”开口有法;再通过提供一个又一个“脚手架”,让“小讲师”掌握讲题的思维和技巧。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他们还建立“小讲师群”,利用直播和录制小视频的方式培养“种子小讲师”。课堂上,学生由以前的不敢讲,到现在争着讲,而且有理有据,思维活跃,往往一道题会讲出多种思路。他们的自信不仅表现在数学课堂上,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的表现也是落落大方。

    荣成市倡导的“小革小新”,就是盯小、求短、求新,从聚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小问题出发,积小成大,以小问题带动大成果,以小切口带动大改革。自2020年起,荣成市先后出台《关于评选荣成市基础教育改革微成果与改革先进个人(团队)的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深化荣成市基础教育改革“小革小新”成果评选与推广的实施方案》,倡导一线教师参与改革、提炼成果,侧重呈现“一看就想学,一学就管用”的微型改革成果。活动开展以来,共申报136个项目,项目涵盖了教学、管理等方面。

    “求真”——严格评选提实效

    2020年暑假期间,荣成市组织了17场推介答辩活动,136项微成果项目团队面向全市进行公开答辩与展示。答辩中,项目负责人脱稿陈述,专家现场提问,成果项目成员随时答辩,全体教师网上观看、网上评议,让“假创新”无处遁形。

    为杜绝“小革小新”成果形式化、功利化,荣成市在前期集中答辩的基础上,采用专家评审、入校核查等方式,组织教研人员和学科专家深入基层学校,对136个项目逐一进行现场审核、论证,最终确定有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的项目入围。入围成果还要通过网上平台进行全面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在荣成,‘小革小新’评选是时间最长、参与人员最多的教研活动之一。该活动促进了好经验、好方法、好成果的总结提炼,也让教师改变了传统的科研观念。在‘小革小新’中蕴含了大能量,教师队伍的能动性、教育科研的先导性充分体现出来了。”荣成市蜊江中学校长汤文江感慨地说。

    “能用”——深化推广促转化

    一个成果好不好,不仅要看能不能操作、有没有实效,还要看推广应用了多少。本着这一理念,荣成市提出了宽进严出的评选原则,严把推广转化关,让优秀成果辐射到更多的学校。荣成市将入围的30项成果在网上进行展示,建立优秀成果资源库,为学校提供开放式学习平台。各学校结合实际,科学选择1—2项可复制、适宜学习推广的成果项目。通过网上学习、自主申报等环节,最终有23个成果被选择推广。

    荣成市实验中学的项目《初四语文读写融合高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是实验学校最多的推广项目之一。为了提高推广实效,该校与申报的7所实验学校结成研究共同体,制定年度推广目标:以专题培训的方式,现场交流、互动、碰撞,向实验学校推介项目,使学校教师明确项目内涵、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以送课进校的形式,由项目学校教师上一节展示课,使学校教师明确读写融合训练点及课堂实操策略;以主题教研的形式,由学校教师提出研讨,使实验学校教师能结合项目内涵进行教学设计。

    由于申报的学校有城区学校、农村学校,也有相对薄弱的学校,该项目团队根据不同实验校的校情、学情,制定分层目标,实行分层管理。对研究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重点采用模仿为主的“移植+调适”的应用型推广方法;对有一定研究基础的学校,重点采用改进为主的“新观念+好实践”的深化型推广方法;对研究基础较好、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学校,重点采用创新为主的“原型+创生”的拓展型推广方法,不断提高成果推广应用成效。“每个成果既有普适性,也有特殊性。成果推广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因校制宜原则,实验学校结合自己的校情、学情,选择性地学习,创造性地应用,把成果转化为本校模式、本校经验。”项目主持人于红平说。

    荣成市实验中学项目团队的做法仅仅是“小革小新”成果的一个缩影。被推广的23个项目,学校先后开展成果展示活动20余次、入校指导活动50余次,举办研讨沙龙8次,让每一个实验学校看得懂、学得会、能应用,有效推进了优秀成果的落地。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荣成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