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08日 星期二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深化校企融通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张彩云 吕伟
信锐学院学生实训
技能大赛现场
信锐学院实训基地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挥职业教育的教育、经济、民生功能,站在经济社会全局抓职教。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吹响了现代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中国的职业教育在国家统筹下,积极发挥市场多元主体作用,形成了适应本国国情的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混合动力”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生产性资源的教育功能,已成为我国建设人才强国、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没有行业企业参与就办不好职业教育”已成为广泛共识和办学模式改革的起点。

    近日,《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发布,提出了优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方案。每一家企业所需岗位人才不同,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也不同,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也要面向中小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或定制化服务,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实现职业教育赋能中小企业发展。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紧扣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紧贴产业升级、企业技术改造提升对技术技能人才及科研技术服务需求,牢牢把握职教改革带来的新机遇,充分发挥电子信息行业、专业优势,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强化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构筑起了校企合作共赢发展大平台。

锚定“2332”校企合作发展战略,纵深推进产教融合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结合学校实际确定了校企合作的两个面向,一是面向上游的龙头企业,二是面向中下游的中小企业,着力从“真融”“深合”“广服务”三个点位,从“教师”“教材”“教法”三个维度,让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驾齐驱,在坚持以产业学院、校中厂等模式与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培养的同时,积极探索实施在园区中办校,把学校建在园区,把专业设在工厂,把课堂搬到车间,将企业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职业技能,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逐步满足各层次企业对电子信息技术人才需求,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就业面,提高学生的适岗性,保障学生都能就业、都能就好业,从根本上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强强联合,搭建“五位一体”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紧密对接产业需求,通过共建产业学院、职教集团、定制班、现代学徒制培养、“匠造班”、“匠心班”及“引校进企”、“引企驻校”等方式进行了各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稳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目前与深圳市讯方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浪潮集团、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开展专业共建合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360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共建产业学院5个,建立项目式教学培养体系,形成“项目化教学+企业职业素养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理实课程、建设教师队伍,打造了教学、培训、创业、科研、生产性技术服务“五位一体”的新型教育平台,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了学生的精准就业率。

深化改革,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新模式

    近年来,由于公办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在收入分配、国有资产配置归属等方面的制约,公办院校与企业在合作深度上还有待加强。为鼓励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国家及各省市分别出台了多项激励机制与措施,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潍坊滨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旗下山东新锐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信锐学院),真正把学校办进了科技产业园区。该产业园总投资6亿元,占地289亩,园区采用“政府部门引导、企业运营、专业服务”的模式,重点引进电子信息、生物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等企业。目前园区入驻企业近6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6家),年产值5.5亿元,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千余个。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了优势资源的互补和共享。“一园多企”厂中校、校中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充分利用园区内中小企业资源优势,有效解决了传统“厂中校”“校中厂”模式存在的单个企业产品不能满足教学广度需要、企业广泛参与的主动性不高、教学工程案例与生产实际脱节等问题,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服务中小企业的一种可行育人模式。

    (一)强化顶层设计,做到校企“真融”

    运行机制关系到校企合作的可持续性,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深、走远的重要前提。信锐学院坚持实行“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师资共培、就业共担”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机制。政府部门深度参与,强化政策激励和保障;校企双方共同成立信锐学院董事会,全面负责信锐学院组建和运营管理的决策工作;成立教育教学专家委员会,对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日常教学管理进行监督和指导;制定了董事会及信锐学院章程;校企双方共同组建管理人员及教师队伍,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及教学工作;学院设立了办公室、教务与科研科、学生工作科、总务科、招生就业办公室等内设机构。完备的组织架构为人才培养、师资共建、课程研发、员工培训、咨询课题等多维度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

    (二)强化学生专业、学业、就业与企业实践对接,实现“深合”

    信锐学院立足行业、专业优势,以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采用“双元”场所(学校+企业)、“双元”师资(讲师+工程师)和育训一体的全生命周期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实践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校企“双主体”育人,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课程,开发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训课程体系,强化教育教学、课堂学习、实训实践相融合的人才培养过程,及时将生产一线新技术融入教学。依托园区企业优势因地制宜构建“平台+模块”电气控制专业群课程体系,学生在专业导师指导下进行选课,并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产业发展、技术需求、市场需求等一手资料,夯实学生职业能力基础,使其不仅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掌握生产技能和操作流程,还认同企业文化,拥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符合企业所需人才应具有的特质和成功要素。

    (三)强化合作共赢,提供“广服务”

    1.满足企业科技创新服务需求。信锐学院聚焦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教师贴近生产一线、服务生产一线,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优势,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一线问题,如设备操作问题、工艺流程改进问题、产品设计策划问题等。加强与园区内中小企业的产学研深度合作,协助企业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成熟化和稳定化,尤其在当前数字化变革大场景下,在新旧动能转换、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信锐学院主动发挥电子信息专业优势,顺应产业发展之需,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赋能企业在新技术背景下实施技术革新和技术改进,助力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整合资源降低成本。对公办职业院校而言,其办学经费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通过举办信锐学院,吸纳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办学,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降低人才培养成本,一定程度上缓解职业院校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而企业获得了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参与技术开发等机会,实现了校企资源的互补和共享,使双方的设备兼具教学和生产功能,极大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取得了生产与教学双赢的效果。同时,信锐学院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平台作用,不断深化合作,将实训单位发展成人才输送单位,推荐基地优秀学员至合作单位就职,解决了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的问题,降低了企业的招聘成本和培养成本,形成了校企良好互动的新局面。

    今后,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在职业教育这片广袤的田地上,深耕信息产业沃土,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守正创新,踔厉奋发,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全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贡献山信经验、山信智慧和山信力量。

    (张彩云 吕伟)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