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01日 星期二
江西师范大学
县域中小学胜任型教师研修模式探索
项国雄 刘赣洪

    为全面提升县域中小学胜任型教师素质,推高县域教育优质均衡水平,自2010年起,江西师范大学依托“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开展了持续多年的探索。

    学校坚持素养本位、实践育师、社群互动、资源支持,强调教师主体性培育,关注教师个体生命的内在成长,注重良好专业生活环境建设。

    为此,提出以“情怀、建构、智慧、幸福”为导向、以“学员中心、实践取向、持续改进”为理念、以“前置后拓、内置实践、研训结合、任务驱动”为原则的基本思路。

    基本过程与方法

    学校以网络技术为支撑,采用行动研究法,逐步开展研究与探索。

    (1)初始探索阶段。搭建平台、开展初探。自2010年起,依托承担“国培计划”,着手谋划建立本土资源和平台,提出“搭平台、组团队、定主题、作教研、生资源、共成长”思路,按照1(高校专家)+1(坊主,特级教师)+N(N≤10,省级骨干教师)+X(X≤50,参训教师)组建研修团队,建立网络工作室280余个,初步形成基于自主学习、团队学习、生活学习的网络工作室研修方案,并试点应用,取得初步成功。

    (2)系统探索阶段。完善平台、构建模式。进一步完善平台和方案,建成800余个教师网络工作室。为克服教学、培训“两张皮”,需求、培训“两脱节”,训前激动、训中感动、训后不动等现象,开展“三融”(教学、教研、培训相融通)、“三通”(训前识材、训中赋能、训后行动相贯通)、“四促”(教育情怀、自我建构、专业智慧、职业幸福互促)实践探索,构建基于网络工作坊的县域中小学胜任型教师“三融三通四促”研修模式,应用于年度“国培计划”相关项目,显现一定效果。多次在教育部门“国培计划”高级研修班上作经验报告,产生一定影响。

    (3)成熟推广阶段。建立机制、提升推广。根据国家教育部门关于网络工作坊建设、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结合的相关精神,将工作室优化改造为集“知识获取、知识转化、知识创新、资源生成、资源共享”于一体的工作坊,进一步优化提升研修模式。同时,构建“三个三”运行和“四层”评价机制,即:创建省级统筹、高校建设、县区管理三主体工作坊建设,项目制、坊主制、协同制三制式研修实施,计划研修、校本研修、自主选学三结合运行,反应层、认知层、行为层和结果层四层评价等工作坊研修保障机制。应用于年度“国培计划”相关工作坊专题研修。

    坚持改革创新

    (1)研修理念创新。学校提出“学员中心、实践取向、持续改进”理念,树立“人是第一资源,专家学员都是培训资源”理念。倡导从知识培训转向情境实践,从认知增长转向教学行为改变,从预设的讲授—接受“内容提供”模式转向学员在情境实践中自我建构的“自主成长”模式,从认知层面转向情感和信念层面的教师情怀、职业认同和使命等主体性培养。促进形成研修新范式:依托网络工作坊和专家+学员学习共同体,在专家引领下,做中学、创中学,实现自主成长;相互学、合作学,教学相长、同侪共进;通过知识转化与创新,不断生成资源。

    (2)研修场域创新。基于“物理—虚拟—资源—社交”四空间思想,形成以网络工作坊为纽带,工作、学习、生活时空相嵌入、转换有序和衔接贯通的七维跨时空研修场域:网络工作坊虚拟社区空间、自主研修网络空间、校本空间、生活空间、集中培训现实空间、团队教研空间、成果交流展示空间,形成集“知识获取、知识转化、知识生成、知识共享”于一体的空间场域,支撑构建研修新生态:任务驱动,多主体协同,线上线下融合、自主式实践式合作式混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短期研修与常态学习结合。

    (3)研修模式创新:“1+1+N+X”共同体和工作坊是追求教育使命和生命价值的互动共同体,“三融”“三通”促进涵养深厚教育情怀和专业实践,“四促”关注教师个体生命的内在成长。生命互动共同体研修实践,是一个强化师德、情感、人格素质生成,增强教师使命和生命价值的过程。不断感知专业生活、体验专业实践、内化专业价值、提升职业认同感和获得感、幸福感,增进职业情感,培养职业气质、涵养教育信念激发内生动力,促进“自觉为师”,让教师在持续的教育体验、实践和反思中实现内在成长和自我塑造。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江西师范大学为县域中小学胜任型教师搭建发展平台、提供优质资源,生成系列资源并出版一批研修课例。为县域造就大批师德高、情怀深、胜任力和内生力强,爱教善教的教师,带动教师整体水平提升。

    (项国雄 刘赣洪)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1 江西师范大学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2-11/01/12/ZGJYB2022110112_b.jpg 12 中国教育报 13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