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1日 星期五
努力呵护学生最美的童年
党的二十大代表,重庆市人民小学党委书记、校长 杨浪浪

    【代表手记】

    我是一名连续参加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的基层党代表,这是我第二次在现场聆听报告。报告平实恳切、清晰翔实、催人奋进。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听了报告,“传承红色基因,办学服务人民”的使命感在我心中涌动。

    我所在的重庆市人民小学被誉为“马背上的摇篮”,是邓小平、刘伯承等共和国先辈在烽火硝烟中亲手缔造的学校。1945年创办于太行山麓,随刘邓大军南下迁建到重庆。我们的血液基因里镌刻着红色的传统和革命的精神。

    从教近30年,担任校长13年,我一直在思考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尤其是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我们的教育应该做些什么才能真正服务人民?我和学校教师们一直把“最美的童年在这里发生”作为我们共同的愿景和永恒的课题。

    我们认为,好的教育应该以立德树人为本。办基础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第一粒扣子扣好了,学生的一生就朴素工整了。扣好第一粒扣子,就是好好做人、好好学习,练就为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我们还要丰富和完善学校现有的“红星耀童年”德育品牌,持续开展融“童年·成长”德育课程群、“不做骄娇儿”劳动教育特色实践、“五星好少年”智慧评价等内容为一体的学校德育生态建设,进一步提升学校立德树人的质量和水平。

    好的教育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我们积极探索现代学校治理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建构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教育评价体系,把“好奇、勇敢、责任、荣耀”的学校精神作为最好的礼物馈赠给每一个学生。我们努力让学生以无尽的好奇心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让学生勇敢地面对人生和生活中的挫折、困难,永不言弃;让学生的每一种思考、每一种梦想、每一种尝试都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尊重。我的愿望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地触摸和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并成为拥有健康心智、端正品行、科学素养、艺术品位、尊重和热爱劳动的可造之材。

    好的教育应该化解家长的过度焦虑。经常有家长问我怎么才能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可是,人生真的有起跑线吗?哪里才是起跑线?学生不仅要收获知识、通过考试,还要学会感恩、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肩负起个人成长、家庭幸福的责任,更要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使命。这是一条一生的跑道,拒绝功利教育,才看得到每一处令人惊艳的风景。

    好的教育应该是城乡教育的携手同行和共同发展。不仅要把学校办好,更要把城乡教育的优质均衡搞好。从人民小学所在的中山四路出发,上高速、下省道,到达柚子飘香的垫江县,来回260公里,这条路我已经走了20多年。从当年自己送课支教,到如今带队帮扶,越来越多的伙伴一起把城乡携手发展的路越走越宽。我们建立了城市学校发展群、乡村教育发展群、成渝教育发展群,把好的教育写进城乡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成就感里。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把大会精神带回重庆、带回学校、带回老师和孩子们身边,将其转化为推动工作的不竭动力,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与使命。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师生的自觉追求,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壮丽蓝图上书写好教育工作者的精彩篇章。

    本报记者 胡航宇 整理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