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0日 星期四
新时代治国理政科学思维的生动展现
代玉启 姚乃文
资料图片

    编者按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宣部联合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共同摄制了16集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该片全景式描绘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走过的十年非凡历程,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的强大真理力量。为更好理解该片所蕴含的历史价值、理论意义、情怀追求,本报特约专家学者分享对《领航》的理性思考,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助益。

    从2012年到2022年,十年砥砺前行,十年上下求索。这十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虽然只是短短一瞬,却为中国发展锚定了崭新的方位,呈现出焕然一新的时代气象。

    近期,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在央视综合频道热播。该片以16个典型专题全景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力笃行的壮阔历程。波澜壮阔的非凡十年,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和科学思维的引领。通过《领航》专题片,探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思维“金钥匙”,对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以战略思维统揽工作全局

    当今世界正经历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进入新的历史关口,实现民族复兴进入关键时期。《领航》将目光聚焦于每一项重大战略,从征求民意、反复修改再到全面推行的全过程,用一次次细致的打磨展现战略的审慎,用一个个积极的反馈体现决策的有效,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

    这种战略思维,体现于从全局角度谋划发展。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把握大势,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考察时,首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并将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并列,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从全局角度谋划问题的具体佐证。

    这种战略思维,也体现在用长远眼光审视发展。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展望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战略愿景。《领航》全景式呈现14亿多中国人民十年来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不懈奋斗和伟大探索及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以历史思维把握前进方向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品格,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目标,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历史思维的基本体现就是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领航》充分展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落实。2020年,党中央通过互联网向全社会征求“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内蒙古达拉特旗蒲圪卜村村支书李电波(网名“云帆”)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提出“互助性养老”的建议。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其中,网友“云帆”提出的建议被正式纳入“十四五”规划。这是党尊重、落实人民主体地位的直观体现。

    历史思维还体现在善于总结历史经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1945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就是最好的证明。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始终重视经验总结,以审视经验观自身、谋发展、聚共识、汲取前进力量。这种历史思维对统一全党思想与行动、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具有显著的当下意义和深远影响。

    以创新思维打开工作局面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思维,是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迎难而上,敢于和善于打破常规、打开工作新局面的思维方式。

    《领航》通过小切口、微刻画全方位展现了党和人民求新求变、开拓进取的奋斗过程。“一国两制”在新时代焕发光彩而促进两岸“三通”和港澳越加和平稳定的制度创新,优化国土空间功能布局的资源配置方式创新,由点到面推动城市群和自贸区建设从而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的区域建设创新……这些精彩场景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创新思维的鲜活注解。

    为了给创新赋能,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深入科研院所、高校、高新技术企业考察,鼓励科研人员勇攀科技高峰。《领航》向我们展现了党领导科技创新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超级计算、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的一系列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成果,令观众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报国之志不断稳固、强国之行更加笃定。

    以底线思维争取最好结果

    底线思维是在对客观事物清醒认知的基础上,应对潜在的风险挑战,科学地把握事物发展趋势的思维方式,牢牢把握主动权。

    这种思维方式贯穿于《领航》的叙事逻辑,更在新时代治国理政进程中一以贯之,尤其体现在法治建设方面。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施行,从生老病死到衣食住行,从物质生活到精神领域,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它的规范和保护。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全面依法治国,才能让底线真正成为保护人民的安全线和生命线。

    这种底线思维也鲜明地体现在生态保护方面。生态安全是人民群众生存安全的底线,更是幸福健康的守护线。我们在《绿水青山》一集中看到,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考察安吉县余村,首次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被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十年来,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30余部生态环境领域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修订,覆盖各类环境要素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

    领航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对于在新征程新起点上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引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系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代玉启系该院副院长、教授)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