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0日 星期四
给学生温暖的陪伴
——党的二十大代表、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路丙辉的故事
本报记者 段风华 武一 戚悦
扫码观看视频

    听党代表的教育故事 融媒报道

    10月16日,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现场聆听报告后,路丙辉倍感振奋:“报告中提到‘中国式现代化’,这个理念我觉得非常好。我们要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路丙辉看来,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

    1992年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后,路丙辉一直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0年过去,路丙辉始终认为,从中文系毕业做思政课教师,不是改行,而是本行。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从何而来?如何让思政课走进学生心里?自1992年起,路丙辉将思政教育从课上延伸至课下,搭建起思政教育辅助平台“丙辉漫谈”。近年来,又陆续通过现场版、网络版和手机版等形式搭建“心灵对话场”,讨论学生们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在这个过程中,路丙辉亦师亦友,与学生们平等交流。

    “路老师,什么是坚定的信念?”“路老师,读书的方法有哪些?”“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路丙辉把每次学生提问的小纸条贴在笔记本上,积累成了一本本厚厚的“问题书”。

    “在我做学生的时候,我也有很多困惑,是我的老师帮我从这些困惑当中解脱出来,使我充分认识到思想的魅力。”30年来,这份思想的魅力不断延续——350多期的陪伴,累计10万多人次现场参与,“丙辉漫谈”还搬到了互联网,20余万字网络笔谈,微博阅读量达2000余万次……

    有学生说:“在安徽师大,一定不能错过路老师的课,他的讲解总会点破我们的迷茫。”“路老师曾说师生之间是一次温暖的陪伴,是他教会我做一个温暖的人。”

    “做带给学生温暖的思政课教师”一直是路丙辉的座右铭。为了让教学更贴近大学生,路丙辉先后8年担任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阶段学生的兼职辅导员,去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惑。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路丙辉从未改变的初心。他将分享、互动、情景模拟等融入教学中,课堂深刻严谨、妙趣横生,矢志做一名有情怀的思政课教师。他还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模式,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带领学生到基层一线开展思政教育,把思政课上到田野天地间,讲在学生心坎中,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生活,洞察社会。

    对路丙辉来说,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用心用情使思政课成为学生欢迎的“信仰课”“人生课”,是责任和使命。

    “作为思政课教师,要立足本职,增强本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增强综合素质等方面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用实际行动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有这样的时代责任。”路丙辉说。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