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课程组编写的教材
“金融学”课程是金融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统率性课程,是经管类8门核心专业基础课之一,在国家“双一流”大学、一流专业和深化新文科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在国家教学名师李健教授的带领下,中央财经大学13名教师组成的团队不懈努力,历经二十余年,立足中国实际,持之以恒地打造精品课程“金融学”,建设了“思政示范、一流课程、优质教材、名师团队、资源共享、国际传播”的中国特色“金融学”课程教学架构与资源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精品课程建设之路,取得累累硕果,成为中国特色“金融学”课程建设的优秀范例。
立足中国实际,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建设新路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课程从20世纪80年代传承发展而来,团队教师坚守“为中国特色金融事业培养接班人”的初心使命,坚持追寻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步伐。教师们几十年如一日,努力打造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金融学”精品课程,以波澜壮阔的中国金融改革发展历程、中国金融发展的独特经验与辉煌成绩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自信心。
“金融学”课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党的思想理论为指导,吸收国际成熟的金融理论,紧密结合中国实践,在阐释金融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刻画中国金融发展与改革开放的实践,努力讲好中国故事。课程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成果融入课程体系,运用金融基本原理充分阐释和论证了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与党的金融思想,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金融学理论和内涵。打造出课程思政一体、内容体系完整、理论实践结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高阶性、创新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精品课程。
立足人才培养,构建“金师、金课、金教材”的拔尖人才质量保证体系
传承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科优良传统,团队教师以课程建设为中心,以教材建设为抓手,以团队建设为基础,扎扎实实推进教学改革,讲好“金课”,育好“金师”,写好“金教材”,为金融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的质量保障。
“在中国的土地上,用中国的语言,讲授中国的金融故事,培养中国的金融人才”是老一辈金融教育家的愿望,也是“金融学”课程团队坚守的理念。如何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并能学以致用的“金融学”课程?如何搭建金融学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如何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促进高水平金融人才培养质量?课程团队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模式。
在“金融学”课堂上,团队教师不断探索,研发出一套教学互动、线上线下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课程采取教师主讲、学生讨论的方式,一方面讲好金融基础理论和实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和分析金融热点,以小组讨论方式分享各自对金融现象的认识和感悟。课程采用线下线上结合的教学模式,开展线上答疑、线上讨论、线上测验,实现教师和学生“零距离”交流。通过这些方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化了教学效果。
在教材建设上,团队在教材内容、形式、编写方式上不断创新,形成了一部以数字化技术呈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学》教材。在内容上,团队将市场经济中金融运行的通识规律和党的金融思想、中国金融实践经验融合起来,用中国金融实践阐述金融理论,提炼出重要的金融基本原理,汇聚成具有中国特色“金融学”课程的学理与知识体系。在形式上,以智慧教育为理念,创新《金融学》数字化教材建设。《金融学》教材首创了立体化、多维度的动态资源链接型教材模式,将纸质版《金融学》教材与慕课网络资源融为一体,解决了课程教学中融合使用线上线下资源的难题。《金融学》教材是采用二维码、链接、网址等方式与资源共享课和慕课教学资源融为一体的立体化教材。在编写方式上,团队凝心聚力,持续研讨教材的修改方案,广泛征求师生意见,深入讨论修订内容,动态化地进行课程教材建设,共计完成更新29个版本。
经过团队的长期耕耘与不断创新探索,“金融学”课程和教材取得了一系列优秀教学成果,还培养出了一批优秀教师。团队成员4人次获评教学名师,包括国家教学名师2人次、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次;团队5次获评国家和北京市级团队,包括首批国家和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北京市优秀本科育人团队、首批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与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金融学”课程先后获得6类国家课程奖项,包括首批国家精品课程(2003年)、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2008年)、首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016年)、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7年)、首批国家一流线上课程(2020年)、首批课程思政国家示范课程(2021年)。“金融学”教材入选“十一五”“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规划教材,获得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教材一等奖、金融图书“金羊奖”、北京市精品教材和重点优质本科教材等荣誉。
立足社会服务,搭建对内共享优质资源、对外传播中国金融文化的开放平台
“金融学”课程借助数字技术手段,以开放共享为理念,在校内校外惠及万余名学生,对全国金融学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在国内外12个开放课程平台共享,定制“金融学”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高校达到97所,部属高校学生注册学习超过366万人,社会平台播放量超过1500万次,为提升中国金融专业教学质量、强化全民金融素养及促进中国金融文化对外广泛传播作出重大贡献。
在李健教授的带领下,“金融学”课程建设始终走在教育数字化前沿。从2003年获评首批国家精品课程起,“金融学”课程在国家开放课程建设中一直走在前列。2003年团队率先创建了具有八大模块的开放式课程网站,面向全国开放,每年补充更新教学资源供各高校师生共享。2012年成为首批上线“爱课程”平台的资源共享课,2014年成为首批上线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经管类慕课,建立起一个拥有11个课程数字资源库的立体化、多维度的课程资源体系,并通过“爱课程”“学习强国”等八大平台免费向国内外开放。课程资源2021年上线新华网课程思政平台,2022年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金融学”课程很早就进入了国家开放大学系统和党校函授系统国内两大电化教学课堂。1987年“金融学”被选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经济和管理所有专业的必修课程,李健教授和团队先后4次录制了教学录像,并配套出版了4版教材及教学辅导书。课程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和电大教学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份,近23年,中央电大系统选课达162万人。1999年“金融学”被中央党校选定为经济管理专业必修课,李健教授为中央党校函授系统主讲“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视频课程,通过中央党校电教系统,覆盖全国所有党校和军队系统的教学课堂,数百万人从中受益。
通过各大网络平台,“金融学”线上课程惠及学员数以百万计。2019年“金融学”入选“学习强国”平台首批上线课程,播放量超过447万次,服务全国9000余万名党员。课程在新华网、网易公开课、喜马拉雅、B站等平台的播放量逾千万次。2019年1月面向国际社会提供开放式教学。2020年,“金融学”英文版“Economics of Money and Finance”在“爱课程”国际平台首批上线,更好地服务了国际学习者,向世界传播中国理论和中国文化。
李健教授主编的《金融学》教材及其前身《货币银行学》,在高校系统和社会各界发行量巨大,产生了深远影响。《货币银行学(金融学)》作为中央电大经济、管理所有专业的必修课教材,累计发行超过60万册。1999年出版及7次修订再版的《货币银行学》在中央党校系统累计发行近百万册。2010年全面修订后更名为《金融学》,作为国家规划教材出版,发行逾30万册。以李健教授为主要代表的金融学院教材建设团队获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
多年来,李健教授等团队成员积极推广“金融学”课程的教学经验,深度参与各类全国性的师资和教学培训活动,对中国高等金融教育作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在国家教育部门主办的金融专业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组织的金融学课程全国师资培训班、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的全国金融类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训练营、国家开放大学和中央党校函授系统的师资培训班等培训活动中,团队成员面向高校教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金融学”课程教学培训,惠及数十万名高校教师。同时,还通过各种会议和讲座等多种方式介绍“金融学”课程建设经验,为提升国内高校金融学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提高中国金融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经过长期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李健教授主讲的“金融学”课程,成为国内经管类课程建设的优秀范例,在国内高校经管类课程建设中发挥了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课程为各高校金融学课程的线上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成为国内各高校金融学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的支撑型课程,为各高校开展教学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教学资源支持,也为年轻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可利用的基础教学资源平台。据中国大学MOOC平台统计,定制李健教授“金融学”慕课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高校共有97所。
2022年,李健教授团队编写的《中国金融学》入选国家教材委员会首批中国经济学教材立项名单,并被列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这支国家教学团队致力于再创辉煌。 (聂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