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9日 星期三
湖北省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
以“融”文化培育新时代英才
严才松 蔡尤臻 陶月电

    5000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涵养了麻城文明,这里遍布名胜古迹,丰盈的物产孕育着一代又一代麻城英才。这里是我国著名的将军之乡,并在我国当代教育进程中留下浓重的一笔。湖北省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思源学校”)正以“融”文化为追求,融使命于生命,融未来于当下,竭尽所能为麻城乃至我国未来宏伟的教育蓝图增添色彩。

    近年来,学校在“融”文化的引领下,办学成绩优异,是黄冈中学和麻城一中这两所湖北省示范高中的优质生源基地学校。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湖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湖北省阅读示范基地学校”“湖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湖北省省级法治建设示范学校”“麻城市文明单位”“黄冈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黄冈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麻城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是麻城市民心目中的好学校、优质校。

    “五育”融通构建“融”文化育人体系

    思源学校始终贯彻“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要求,适逢其时提出“融”文化,通过“五育”融通,建立“五育”融合的机制,实现“五育”共生、“五育”共融,达成“五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以育人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学生由表层发展到深度发展。学校以“融使命于生命,融未来于当下”为办学理念,主张“志德,志学,志雅,志爱,志健”的办学精神,通过“红色党建,有氧德育,绿色课程,活力课堂,智慧管理”的实施路径,实现把学校建设成为有影响力的素质教育示范校,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的办学愿景。

    特色课程落实“融”文化实施路径

    思源学校在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保证落实地方课程的基础上,规划开发学校校本课程。其一是生长教育基础课程,完善了学校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有效满足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提升了教学质量,落实了素质教育方针,使基础教育“品德高尚、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学有特长”的课程培养目标得以有效实现,同时兼顾了学校“全面发展,提升素养,历练能力,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学生培养目标。其二是生命教育拓展课程,基于“融”文化教育人生人格修炼五要素——“仁、智、艺、研、健”五方面的基本内涵,以“生活为源,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构建“生活+”课程体系。包括:“生活立德”(生活+德育)——红色课程,“生活启智”(生活+智育)——绿色课程,“生活健体”(生活+体育)——蓝色课程,“生活怡美”(生活+美育)——橙色课程,“生活赋能”(生活+劳动)——金色课程,“生活同光”(生活+科技教育)——紫色课程,“生活铭心”(生活+心理健康教育)——青色课程,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科知识、身体素质、兴趣爱好、行为习惯、逻辑思维、积极的生活态度七条路径,指向中国学生核心发展素养,通过“五育并举”,相互贯穿、相互渗透和相互滋养,发挥相互促进的积极育人功能,该育人体系形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孕育着学生的成长之路,使学校育人做到价值归一、同向而行、统筹兼顾,有效促进学生由表层发展到深度发展,回归教育的本质规律,使学校育人目标落地,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活力课堂彰显“融”文化育人活力

    为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学习及成长的快乐,学校还打造了“生态、生命和生长”活力课堂。生态课堂,即绿色、环保的教学生态课堂。是指把学生当作生命来呵护,使其自由呼吸、个性发展、人格健全、自由成长。生态课堂是追求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学习体验,是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的课堂。生态课堂中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实施生态课堂时能满足学生“好奇”“好学”“好动”“好胜”“渴望成功”“依恋”“被爱”等心理需求,尊重并关爱学生,积极唤醒学生快乐情绪,孕育出师生间良好的情感状态,并把这种感情推移到整个学习活动中,通过以智搭建绿色教育生态、以智唤醒心灵、以智启迪智慧、以智融德育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生命课堂是具有人文情怀的课堂。它尊重生命个体的在场性、独特性、生成性,并以生命发展的丰富性为基础,关注生命成长的历程,注重由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转化,全方位激发师生课堂教与学的原始生命力,追求开放的生命状态,开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交流,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提升,更着眼于学生的精神成长、生命成长,是提升“人文”与“科学”素养融合、探究生命“思维活力灵动”的课堂。它不仅能实现师生的生命价值,也促进师生动态高效且愉悦的生命体验。

    生长课堂,是生活化的课堂。生活经验是学生再认识的基础,即让课堂教学走向生活、回归生活,让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对接,课堂教学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实现知识的同化与顺应,完成知识的建构,让学生经验世界和成长需要对接,让学生实用地学习、有效地运用。因此,生长课堂就是善于挖掘教材中与生活联系的内容,善于把“静态”的书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相衔接,着意架设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桥梁,唤醒学生生活经验,使知识变得生动、鲜活,使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的空间,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带给他们的生活体验,感受现实学习生活的快乐,达到启学、生智、提能。有效促进学生生长质量提升、健全人格形成,在学有所长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发展。因此,生长课堂是对教学内容的再认识、再实践。

    近年来,学校在成绩提升及育人质量上获得了长足发展,主要得益于学校的“融”文化建设,得益于特色课程体系搭建,得益于活力课堂的实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推动“融”文化建设,以“一流的视野”认识世界、认清形势,以“一流的胸怀”海纳百川、勇于担当,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高标准教育生态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严才松 蔡尤臻 陶月电)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