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3日 星期四
彰显乡村学校美育的文化功能
陈静

    美育一直是乡村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成为乡村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提升的主要障碍。乡村学校加强和改进美育,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挖掘本乡本土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美育资源,开发一系列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美育课程;以学生兴趣为导向,以美术、音乐、舞蹈为课程建设突破口,开展团队建设、资源挖掘和教学实践探索;借助高校及学术机构资源开展战略合作,构建乡村学校“大美育观”课程体系,推进乡村学校美育科学化、系列化和特色化发展。

    丰富师生乡村校园生活。乡村学校可以通过构建“大美育观”课程,丰富师生乡村校园文化生活。例如,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节、艺术节、美育作品展等活动,让学生们的绘画、书法、乐器、舞蹈、合唱等各项艺术才能得到充分展示,让每一个生命绽放绚丽的光彩。同时,这些活动也为乡村学校增添了灵动与优雅,丰富拓展了乡村学校文化,为乡村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抓手和助力,提升乡村学校办学质量。

    开发和传承优秀乡土文化。乡村学校要以开发特色乡土校本教材为抓手,开展特色乡土文化美育实践。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及学习内容,围绕民间风俗、民间雕刻等进行创作,设计出一系列极具乡土风情的画作。这不仅是美术创作,还是留存乡土文化的朴素形式。当这些民间文化元素从学生笔端流出,一种对乡土文化特有的亲近感便会油然而生。在现代商业文化裹挟下,乡村学校应通过美育实践帮助学生亲近乡土、对乡土怀有温存与眷恋、把乡村风情存入童年记忆。在一笔一画中,乡土文化在学生心中烙下印记,学生为有可能逝去的乡土文化留下影像。这种依托乡土优秀文化的教学,在学生心中播下爱家乡、爱农人的种子,为爱祖国、爱世界、爱人类、爱自然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

    提升师生审美能力和文化气质。乡村学校可以组织师生调研当地传统民居文化,挖掘美术教学中的美育资源,实地走访考察传统民居,研究丰富多彩的壁画、砖雕、木雕装饰,提取其中的美术元素融入美术课。据此,学校为学生开设各种兴趣班,组建系列社团,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美育素养,通过一系列教学和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教师在设计并实施美育特色课程过程中,明确课程资源开发目标和要求,掌握课程资源开发方法和步骤,提高课程资源开发能力,进而实现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

    提升乡村学校办学品质。乡村学校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重要途径之一是强化美育,落实“五育”并举,为乡村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尽管乡村学校办学面临诸多困难,如美育师资缺乏或其专业能力不高、办学条件有限,但乡村学校所在的地域,有着足以让乡村学生引以自豪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爱国爱乡情怀、增强服务家乡和建设家乡意识的最好课程资源。通过“大美育观”课程建设,乡村学校可以汇聚乡村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和地方高校与学术机构等社会资源,促进乡村学校美育课程科学化、系列化和特色化开展。

    开发和利用特色乡土文化资源,是乡村学校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办学品质的重要路径,也是乡村学校美育文化功能的有力彰显。

    (作者系海南省文昌市教研员)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