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职教 新征程(江苏篇)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近年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始终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光荣的历史使命,坚持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贯彻“党委领导、协同共育、守正创新、多维融合”的建设理念,把握“备精准课程、训精湛功底、育精英团队、施精细管理”四个关键路径,全面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
“立体化备课”培育精准课程。集体备课是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行动规范,是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需要通过集体备课找到符合思政课实施规律的教学之“法”。学校深刻把握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本质意蕴,立体化构建思政课备课机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学校层面”重点备思想,党委牵头解读文件精神统一思想、统一认识;“马院层面”重点备规范,学校落实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流程、规范标准;“教研室层面”重点备教材,团队融入新的理论成果,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教师层面”重点备学生,教师紧扣人才培养方案,熟知学情、熟知环节。层层落实备课重点,人人扛起备课责任,学校培育的精准思政课程得到广泛认可,课程改革成果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无锡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次荣获江苏省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
“进阶式内训”培养精湛功底。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思政课教师提出“六个要”的素质要求,对思政课提出“八个统一”的建设要求,这都需要通过系统内训来强化和实现。建立有针对性的进阶式内训体系,有利于全面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岗位胜任能力,提高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思政课教师的培养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进行整体规划,在宏观政策的引领下,学校搭建了以“周月季年”为周期的内训体系,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功底和教学能力。每周“集体备课平台周末理论大讲堂”、每月“理论热点沙龙”、每季度“商苑大讲堂”、每学期“业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每年“社会实践研修”、每两年“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每三年“省级思政专题轮训”,常态化的思想碰撞和业务锻炼为思政课教师成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项目化引领”锻造精英团队。《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思政课改革创新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家启动教材建设、队伍建设、平台建设、专项课题等一系列思政课建设项目。国家教育部门思政课教师专项、国家教育部门人文社科专项、江苏省教育部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江苏省社科普及项目、江苏省教学能力大赛、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挑战杯”红色专项、“互联网+”红旅赛道、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无论是社科研究项目,还是教学改革项目,每一个建设项目都为思政课教师团队提供了锻炼平台。学校通过国家、省、市、校、院五级项目实施,引领思政课教师主动建设团队,积极融入团队,营造了攻坚克难的“团队作战”氛围。学校在科研反哺思政课建设、破解思政课实践教学难题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打造了江苏省“青蓝工程”教学团队、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教学团队、无锡市三八红旗集体、“彩虹堂”宣讲团队等高质量团队,助推了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的全面提升。
“体系化规划”实施精细管理。思政课建设的顶层制度设计直接关系到课程建设的实施质量。制度设计不仅包括宏观层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整体战略规划中的科学化定位,还包括中观层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规范化建设、微观层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化应对。这一体系化制度设计为提高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治理能力和思政课的管理质量起到有效支撑。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思政课建设的最新要求,相继出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互联网+’三维一环”立体式思政课教学改革工作方案》等落实性文件,形成了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路线图”绘制清晰,各项建设任务落地有力,思政课建设实效日益凸显。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因坚强有力、扎实有效的思政课建设连续3次入选“江苏省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江苏省高职院校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张志祥 陈洁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