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成立于1902年,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学校始终把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作为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获评全国中小学科研兴校示范基地。2000年初,学校就科技创新意识培养进行了深度访谈调研,分析了学校、社会、教师等不同层面存在的问题。同年,开展“开展开放性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课题研究,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通过20年的校本化探索与实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科技创新意识的优秀学子。
“根深叶茂”拓宽培养路径
树木植根,根深方能叶茂。研究工作需要植根于教学实践的沃土之中。课题组成立之前,学校就“如何提升学生科技创新意识”这一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2004年,时任校长余宪提出了“教师角色要转变,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的理念,以“教师角色转变”为关键,为科技创新意识培养赋能添翼。基于此,学校开展“校本培训与教师角色转变”子课题研究,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探索;初步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课堂“三解放”理念,即:解放学生的脑,让学生异想天开;解放学生的口,让学生畅所欲言;解放学生的手,让学生大胆实践。课堂教学改革后,学校从学生综合素养出发,改革学生学业评价手册,全面强化课堂教学改革效果,保障教学改革的良性发展。
随着探索的深入,学校以活动为载体,于2003年首次开展了“智多星”科技节活动和学科知识竞赛,同时将围棋引进课程,并开展围棋比赛。在各项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激发。通过作品和成果,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逐步外显于“形”。
“向新而行”创新培养模式
在原有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学校改变“三小”,进阶升级为“三大”,即“大课堂”“大活动”“大评价”,构建了指向小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培养的“三大向新”模式。“三大”是途径,“新”是结果。“三大”指向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科技创新意识”是核心,“大课堂”是阵地,“大活动”是载体,“大评价”是保障。
小课堂走向“大课堂”。课题“校本培训促进教师角色转变的实践研究”继续深入,教师转变角色后,突破了知识传授式教学的枷锁,落实了问题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和项目式教学,构筑了以“让学型”“整合型”“探究型”为主要途径的三型“大课堂”,凸显了知识获得过程的魅力与价值。课堂模式整体呈现“三开放”:教育内容开放、教育方式开放、教育空间开放。
小活动走向“大活动”。学校开展了“科技活动培养小学生意志品质的实践与研究”,针对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缺乏合作意识、不能正确面对挫折、容易放弃等问题,采取了有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除了继续开展科技节活动,还设置了学科知识竞赛活动与少先队活动,打破学校和社会的界限,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中坚、社会教育为补充,把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力量有机组合起来,构建了以“校园沉浸型”“家校互动型”“社会参与型”为特色途径的“大活动”网络,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良好环境。
小评价走向“大评价”。学校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指挥棒”作用,研制了“一手册两量表”,形成了以“综合素养评价”“创新意识评价”“活动过程评价”为保障途径的发展性“大评价”模式。
“汇聚赋能”扩大辐射作用
学子出众。20余年的潜心研究,革故鼎新,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数学思维大赛、图文创作大赛,获奖2000余项(其中国家奖401项、省级奖425项、市级奖362项)。学生的3项发明获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4项发明申请专利,马清泉、黎昕乐两名学生荣获长沙市优秀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称号。
品质卓然。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湖南省中小学生芙蓉创新奖组织奖、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基地等荣誉;教师论文获奖600多篇,发表100余篇;编写了校本教材3套,出版专著4本。
辐射社会。近年来,湖南省科协对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给予了高度评价,创新教育方面的专家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吸引了省内外许多学校前来参观学习。湖南卫视、湖南教育电视台、《湖南日报》、《三湘都市报》、新湖南等媒体报道学校的科技教育成果30多次。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接下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教育的办学方向,为培养更多新时代所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注入活力。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校长 汪春秀 副校长 胡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