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坚持“进德修业,崇学善成”的校训,秉承“师范性、民族性、边疆性”的办学理念,践行“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办学精神,培育优师筑牢边防,打造强师坚守国门。近年来,学院坚持本土化师范生培养,开展“三典学堂”读书活动,引导师范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以经典浸润人生,以文化滋养教育。
博览群书储能
经典阅读,积淀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学院“三典学堂”读书活动中的“三典”,一是教育原典,如《理想国》《爱弥儿》《教育漫话》等,带领学生触摸教育、领会精神、充实心灵;二是文学经典,主要包括经典诗文、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和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品鉴文学,丰富生活,滋润心灵;三是文化雅典,通过阅读《美的历程》《中国文化读本》《艺术哲学》等经典作品,欣赏艺术,提升审美,美化心灵。
阅读“三典”,书香韵长。读书是成长的必修课,可以帮助阅读者延展人生的长度、拓展人生的宽度、提升人生的高度。在学院的精心组织下,教育熏陶、文学洗礼和文化积淀同行,融合发展,全面夯实了师范生人文底蕴。“三典学堂”门口悬挂着对联:“寻章摘句雕虫技,含英咀华化龙功。”“寻章摘句”是方法与过程,“含英咀华”是原则与价值,精准总结活动理念,倡导由层进式阅读向沉浸式阅读迈进,“阅读越美,悦美阅读”。
精鉴妙悟赋能
师范生通过博览群书,厚积而薄发,在积累感悟中积蓄能量,在品鉴欣赏间磨砺能力,“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学院以读书报告引领阅读视野。在“三典学堂”的推荐书目中,有《中国传统文化典籍阅读》,倡导原典阅读,鼓励学生好读书、读好书;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句释读》,古典焕新韵,培根以铸魂;有《花山故事》,寻根问祖,激励学生去探寻骆越文化的魅力与美丽。
学院积极组织读书沙龙,让参与活动的师生交流阅读心得。在活动中,师生同读一本书,读《边城》,感受湘西小镇的自然美、人性美和纯美;读《文化苦旅》,通过人文山水观照中华民族的苍莽步履;读《围城》,细心品味文化与生活。师生同读一个人,教师带领学生读《美的历程》《中国近代思想史论》《论语今读》,了解李泽厚的美学思想。师生同读一件事,通过《三国演义》《三国志》《易中天品三国》等作品,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历史故事。
读书活动组定期组织主题活动,如在4月23日举办读书日活动,宣传“我读故我在”阅读理念,让读书成为一种学习习惯。学院还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全面提升个人素质。读诵结合,诵读聚能,学院带领学生在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广西赛区多次获奖;读写结合,写作展示,开展“炼字艺术”讲座创作指导,有学生在《文学教育》《语文天地》等刊物发表文章;聚焦专业,读教结合,学院规范了师范生读书宗旨说明、要求宣讲和内容阐释,带领学生在全区师范生技能大赛、全区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及第三届“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中获奖;读创结合,诗书画才艺“秀”,学生先后在广西第十三届“红铜鼓”艺术教育成果展、第三届“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等赛事中斩获荣誉。
学思读行提能
能力的提升有赖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读书品质,读书是学习方法之源。读书明理,坚定师范信念;读书力行,储备师范魅力;读书修身,积淀师范文化。以这样的理念为指导,学院坚持“立身以至诚为本,读书以明理为先”,鼓励学生读出文华、读出文法、读出文化。
除了阅读经典之外,学院还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在自然与社会中获取宝贵知识。“读”红色文化,走进龙州起义纪念馆和红八军军部旧址,追寻革命足迹,传承革命精神;“读”绿色文化,走进德天瀑布和明仕田园,欣赏秀丽山水,抒发热爱自然之情;“读”新农村文化,走进江州区狮环屯和天等县立屯隧道,学习廉政文化和“立屯精神”;“读”边疆文化,走进友谊关和小连城,登临友谊雄关,望关楼前木棉挺拔,攀登“南疆长城”小连城,探寻古炮台,感受厚重的历史;“读”壮族文化,走进花山岩画,亲身感受《咏花山》中描写的“神工鬼斧”的壮丽风光和“蛙舞犬吠”的怡然景象。骆越根祖,花山传奇,花山脚下的山村飘荡着悠扬的天琴声,庆祝着热闹的侬峒节,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学生在乡野中感悟经典著作,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厚植家国情怀,用丰富多元的阅读与实践体验构筑精神家园。
(王波平 周淼泉 黄健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