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8年建校至今,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临平第一中学(以下简称“临平一中”)一直致力于把学校打造成让学生愿望落地成真的地方。临平一中现有在校学生3700余人、在编教职员工270人。学校形成了“自信开放、服从大局、乐观向上、兼收并蓄、同心同德、笃学践行”的精神,秉持“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梦想、有希望”的办学理念,坚持“一核两翼三责任,构建多元新格局”的办学思路,形成了“心小志大、智圆行方”的校训,以“欣赏学生、尊重同伴、关注专业、提升自我”的校风涵养出了“发挥特长、收获自信,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学风。
近年来,临平一中打造了智慧教育特色、课程特色、国际化特色三张亮丽的名片,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学校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依法治校、规范发展、开放办学,在课程改革、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等方面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综合办学实力雄厚。
抓实党建,提升学校发展的“引领力”
临平一中积极探索“党建+思政+德育”教育模式,以全校域整合、全课程融入、全育人参与、全方位推进为着力点,把思政和德育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
1.以大党建引领,统筹整合育人资源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意识形态管理,坚持党建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和德育工作,将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引领带动育人资源的统筹整合,形成育人合力。
2.“党建+思政+德育”,加强“弘临”思政建设
构建整体性协同融合育人模式,把“弘临”思政建设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以全校域整合、全课程融入、全育人参与、全方位推进为着力点,深耕学校历史、说好临平故事、弘扬红色文化,努力培养具有民族自信、家国情怀、时代担当、世界眼光的行方学子、弘临少年。
3.强化内部管理,全员全程全心育人
加强师德建设,逐步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心育人的和谐教育氛围。增强领导团队廉洁自律、依法治校的自觉性,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勇于创新,尽职尽责,为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倡导教师团队依法治教、教书育人、廉洁从教,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继续抓好校务公开,增加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制度建设,以思想指导人,以制度引领人、发展人、成就人。
4.完善党支部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坚持精准探微,准确把握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成长需求。在统筹考虑党建引领育人目标一致性的前提下,精准设计不同的育人方式和育人载体,激发每一个党支部的育人功能,关心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思想和实际问题,提高党建引领育人的精细化水平,做到精准施策、具体而微。
擦亮品牌,提升德育模式的“影响力”
学校德育体系完整,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学校重视发挥课堂教学德育工作主渠道作用,注重利用德育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加强学生德育;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活动,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实现课程全面覆盖。学校配备了规范的团体辅导室和个体咨询室,定期开放,由持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B证的教师轮流坐班。学校心理辅导站是杭州市优秀心理辅导站。
1.强化品牌意识
深入实施“12345”德育模式:“1”即一个中心,以立德树人为中心;“2”即两条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生核心素养为主线,学生核心素养包括学业扎实、品行端方、身心健康、视野开阔四大核心素养;“3”即三条德育渠道,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种德育主渠道的作用;“4”即不断丰富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四大主题节日活动;“5”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五大德育课程建设,以课程引领德育活动。
2.狠抓队伍建设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展优秀班主任及优秀班集体评比表彰活动,采取理论学习、现场观摩、工作交流、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水平和能力。重视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辅导员工作绩效考评制度,评选“优秀辅导员”,充分发挥辅导员在班集体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辅导员工作的指导、培训,提高中队辅导员的工作水平,使中队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规范班干部队伍建设,制定评选方案,颁发选聘证书,做好管理登记,组织职责培训,切实将班干部培养为班级得力助手。
3.丰富德育活动
拓宽德育基地,开展好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融入阳光体育活动、艺术教育和劳动教育,组织好校园足球赛,办好校园文化艺术节,开设好“滚灯”等艺术拓展课,用好“一中绿苑”学农实践基地。开展好少先队常规活动,让少先队员在践行、体验中提升道德素养。开展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利用传统节日等各种实践主题,形成德育意识,使学生的德育修养在不断丰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
4.发挥整合优势
完善优化家长委员会制度,发挥学校家委会沟通、服务、监督、参与、管理五项职能,通过家长会、家长讲座等形式切实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的作用,积极开展法治讲座,普及法律知识。以临平一中为中心,以临平一中施教区社区为依托,施教区内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学校组织的教育,有效地进行学校与社会的双向服务,形成德育合力。
5.加强阵地建设
组织各类德育活动,展示德育成果,树立榜样,促进竞争与合作。抓好德育随笔(案例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班会组织等,形成并践行德育体系化建设。组建德育课题研究组,围绕现今出现的德育新问题、新热点、新难点确定研究方向,运用研究成果积极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设立德育示范岗,总结德育模式实施的成功经验,促进品质提升,扩大品牌影响力。
深化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战斗力”
1.加强团队建设
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充分发挥集体的优势,提升课堂效能。强化常规落实和集体备课,群策群力、资源共享,重点研究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策略,提升教学质量。深入完善教研组内的听课、评课制度,教研活动有组织、有成果,重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聚焦命题技术,优化作业设计,真正做到提质减负,切实提升育人水平。
2.构建高效课堂
以精准教学为依托,打造高效精准课堂,建设提高课堂效率和减轻课后负担“双把手”的“一中模式”。深化挖掘前期经验,提出分学科高效课堂应用指南,召开成果展示和推介会,形成高效课堂的“一中模式”,交出一份“高分答卷”。
3.打造“智慧大脑”
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落实5G应用进校园,百兆宽带进教室,普及和优化智慧课堂教学。加强学校教育信息资源库建设,合理开发、整合学校优质资源,建立个性化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引进校外优质教学资源,充分实现智慧教学优势。在精准化教学实验中,推进管理方式、教学方式和信息交互方式的变革。加强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打造“智慧大脑”,发挥好数字化标杆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在人工智能课程建设、成果运用等方面走在前列。
4.完善课程体系
聚焦学生全面发展,以整体性、综合性、选择性为原则,加强新增内容教学、劳动教育体验和各类平台搭建,引导学生在拓展课程中开拓思维、磨砺心智、得到发展。
5.营造科研氛围
推进国家子课题、省市级重大课题的研究,加强课题“群化”管理,开创教科研工作的新局面;组织青年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积极学习课题研究等知识,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发挥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的作用;完善教研组、备课组规范化管理,实施好校本教研,大力提升团队专业化水平。
强化发展,提升教师队伍的“凝聚力”
1.扩大名师辐射作用
在提高名优教师占比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的引领作用,努力培养推出自己的名师,促进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高。把握学校机遇,与名师工作室合作,扩大名师的辐射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一师一优课”“之江汇教育平台”“教师基本技能大赛”“优质课评比”等各类评比活动,提升业务素质,扩大优秀教师的影响力,促进优秀教师队伍的壮大,加速骨干教师梯队的形成。
2.加速青年教师培养
强化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有序有效落实和推进青年教师培训学校(成长工作坊)工作,使之成为学校改革发展的新主体力量。结合个性化师资培养规划,架构平台、明确目标、加强指导,个性化制定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加强“青蓝共同体”、师徒结对、专家引领、专题考察等工作,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加强教师政治建设、师德建设,在优秀青年人才中培养选拔年轻干部。
3.搭建多元成长平台
大力开展校级教师技能比武、成果汇报、创新实践、专题读书等活动,丰富教师培养的载体,带动全校氛围。通过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力度,多渠道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锻炼和实践的机会,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搭设更多平台,促进青年教师又好又快成长。密切与联盟学校的联系,通过课堂节联盟活动,推动“同课异构”“同课再构”“异课同构”“沙龙论坛”等活动的开展,补充优质教育资源,发挥互助优势。
临平一中先后获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全国零犯罪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浙江省现代化学校、浙江省精准教学实验项目学校、浙江省围棋特色学校、杭州市党建“双强”示范点、杭州市智慧教育示范校、杭州市数字教育标杆学校、杭州市教育改革创新·课改专项年度学校(2020)、杭州市公办初中提质强校行动首批试点学校、2020年度杭州市体育特色学校等。
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眺望前行路,临平一中将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奋力绘出“学在临平”新画卷。
(唐建强 施叶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