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2日 星期四
地方党史教育为大学生筑牢成长底色
姜岩 张琼

    如何落实好高校党史教育,提升高等教育立德树人质量,是探索高校思想工作的新路径。高校党史教育引领大学生从身边党史学,从党的发展历程学,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党史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激发大学生党史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他们主动进社团、进讲座、进网络、进红色陈列馆、进红色教育基地,深入一线触摸红色文化,面对面感受红色文化历史的脉搏,在新时代大学生心里埋下红色文化基因的种子,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是高校党史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党史在“三全”育人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必然要求。

    党史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挖掘整合地方党史文化教育资源,建立协同育人机制,有助于构建党史文化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贴近实际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好教育。高校党史教育在于深耕党史文化的研究和阐释力度。立足当地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典型案例,发挥典型引领和教育作用,用活生生的实际事例感染学生们的心灵。比如,依托山东省胶东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的《西海地下医院》《胶东乳娘》等优秀胶东红色文艺作品,具有非常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大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同时,增强情感的认知,感受党史的魅力,体现党史的价值,发挥出很好的育人效果。

    高校党史育人在于创新党史文化宣传形式,扩展宣传途径,将当地革命纪念馆、历史遗迹、典型人物代表根据党史时间轴进行系统性研究梳理,展现党史文化宣传活力,不断开辟党史文化宣传场地,用红色文化感召人,用红色文化激励人,用红色文化鼓舞人。例如,山东工商学院利用地下通道打造“涵育青衿”红色教育党史文化长廊,以展示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和介绍党的重要历史人物的形式,引导大学生重温党的发展历史,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增强党史宣传教育的热度、深度和厚度,发挥党史文化育人的内涵功能。学院还通过深入挖掘“密运黄金”红色经典事例,成立“密运黄金”专题红色课题组,开展相关课题深入研究,让红色经典走进课堂,走进大学生们的心中,成为新时代红色教科书。

    “心有所信,行有所向”。围绕高校思政课教师和骨干辅导员应全面提升党性修养,着力打造一支思想政治硬、业务能力强、文化功底深厚的党史文化教育队伍,协同校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工作处、团委,联合地方党史馆、红色文化陈列馆等开展“讲学研”系列活动,打造以地方党史为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媒体平台、社团组织,带领青年学生主动参与地方党史文化活动,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专业化骨干队伍,为党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提供重要的师资保障。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都留下了丰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党史文化资源,也凝练出具有地域特征和特色的党史文化经典案例。以胶东红色经典事例如胶东海阳地雷战、胶东抗大(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胶东支校)的故事来感染、教育大学生,形成高校内部以及高校与社会协同育人的环境和机制,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每一名大学生心中应具有的红色内生力。

    “育才造土,为国之本”。新时代的大学生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红色文化的精心引导和辛勤栽培。

    高校与地方开展党史教育,为大学生筑牢成长底色,关键在于从实际出发,找到育人的价值内涵和实践路径,认真学习党的成功发展历史,挖掘党史协同育人资源,深刻领悟党史育人价值内核。高校应将地方党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文化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有效结合,做到“日日讲党史,月月看英烈”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内心有效承载当地党史文化印记,不断完善人格、不断凝练党史文化教育成果,塑造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有用人才,同时也为大学生毕业后对当地党史文化的全面宣传奠定传播基础。

    高校与地方协同开展党史教育,有助于探索党的理论,传播党的声音,继承党的事业,通过党史筑牢大学生成长底色,用深厚的理论功底给大学生以人生的启迪、智慧的光芒、精神的力量,打通党史育人“最后一公里”。一是与驻地党史研究部门紧密联合,建立驻地党史研究机构,深入理论研究,构建科学严谨的协同育人理论。二是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端正育人导向,推进教学改革,整合校内党史文化教育教学资源,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方面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三是与当地宣传部门加强合作,将当地党史文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进行准确梳理,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充分领会近在咫尺的党史文化,以鲜活事例做好红色基因传承。四是将红色文化落实在日常活动中。在大学生中大力培养胶东红色文化讲解员,组建起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宣讲团”,用鲜活的影像讲好胶东红色文化故事,将红色文化传播得更远。

    (作者单位系山东工商学院,本文系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高校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研究”成果)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