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16日 星期五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聚力“双高计划” 贡献“常信智慧”
赵佩华 朱敏

    2022年9月,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将迎来建校60周年。

    60年砥砺奋进,60年积厚成势,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坚持改革创新,坚守信息特色,始终秉承“立足信息产业,培育信息人才,服务信息社会”的办学理念,不断攀向新的办学高峰。如今,学校已经发展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获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2019年,学校凭借出色的办学成绩和人才培养质量成功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事业发展由此进入加速通道。

    自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以来,学校认真对标“双高计划”建设内容,不断改革创新,专注工业互联网,主攻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在专业群建设、教学团队培养、教育信息化、产教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形成了具有浓郁常信特色的经验与做法,培养了生产设备数字化、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要素网络化、企业管理智慧化的“工业四化”应用型人才,为服务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产业协同转型升级、国家工业互联网高素质人才需求贡献“常信智慧”。

    工业互联引领,深耕软件技术专业群建设“常信模式”

    作为一所信息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学校紧紧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瞄准新时代信息人才需求,深耕软件技术专业群建设,充分满足新时代信息类产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依托产教协同,创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围绕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技术应用需求以及学生的认知与成长规律,融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工业互联网岗位工作标准为主线,以“简单项目、模拟项目、真实项目、企业项目”为载体,深化“项目载体、能力递进”教学体系,创新“线上线下结合、理论实践融通、教师学生互动”课程学习方式,创建了“职业情境、项目育人”软件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新模式。

    促进共建共享,培育教学资源新生态。学校对接工业互联网产业职业标准,组建“政行校企”跨界的专业群课程资源开发团队,更新完善软件技术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建立共建共享的资源认证标准和使用机制,推进落实软件技术专业群“学分银行”制度,打造智慧学习平台,向全国高职院校、行业企业推广,形成了软件技术专业群共建共享、平台开放、课程开放、教学资源优质的共建共享新生态。

    聚焦产业需求,增添服务发展新动能。学校牵头组建常州工业互联网产教创新联盟,共建省级工业大数据与工业智能技术开发中心,组建对接工业互联网产业培训学院,指导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长三角区域中小工业企业“上云”、培育工业APP,实施“1+X”证书制度与行业企业职业技能培训和认证,开展工业大数据等模块化、定制化培训,打造了服务区域发展的新动能。

    师德师能并进,践行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常信探索”

    师资向来是学校科学发展第一要素,自“双高计划”建设以来,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构建有重点、分层次、多形式和多样化的师资队伍培养体系,师德师能并进,为学校快速发展夯实基石。

    首重师德,健全特色化师德师风体系。学校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根植常信文化土壤,树立师德建设品牌,建设一批师德主题阵地,开展一批师德主题活动,创作一批师风美德作品,讲好情怀故事,温润教师心灵家园,促使广大教师将学校精神内化为个体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形成兼具师道精神和常信特色的师德师风文化。

    创新模式,探索团队式队伍建设体系。学校根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点,组建以独立培养、融合发展为原则,以技能大师工作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团队为类别,以“校级、省级、国家级别”为阶梯,以“专业(群)带头人、教学名师、产业教授、技能大师”为引领的团队式人才培养体系,并通过目标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增强团队存在感、责任感、荣誉感和成员的获得感。

    提升能力,打造递进式“双师”培训体系。学校建立分层分类培训体系,形成覆盖各类教师,涵盖教师下企业实践、教学竞赛、教学能力测评的“立体化、递进式”“双师”队伍培训体系。建立教师发展大数据体系,建成教师培训进修、师资诊断改进、教务管理与科技服务等互通互连的一体式大数据平台,为“双师”队伍发展提供精准、科学的支撑。

    智慧生态进阶,锻造智慧校园建设“常信范式”

    近年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信息特色优势,打造智慧校园,实现信息化办学示范引领。

    线上线下虚实交互,打造智慧教学标杆。学校积极构建资源开发和应用机制,推动形成优质数字化资源的集聚效应。创建“智慧教室、虚拟仿真、网络教学”三位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互动、协助教学反思,实现新形态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中心实现落实课堂革命,促进差异化、个性化的泛在学习。

    数据赋能精准服务,打造智慧管理标杆。学校重构线上服务,梳理办公、教学、科研、学工、人事等业务流程,实现线上一站式办理。基于数据中心,实现业务系统数据的汇聚和共享,在教学改革、科研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提供辅助决策。升级智慧环境,借助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引入生物特征识别等智能方式,打造无感接入的智慧校园环境。

    完善架构制定标准,打造智慧校园标杆。学校建设云计算模块化机房,打造“一数一源、同源共享”的数据中心架构,构建信息安全体系,形成“一站(融合门户站点),六平台(阳光院务、网络学习、平安校园、节能校园、和谐校园、诊改系统),三中心(教师发展、学生成长、数据中心)”的“智慧常信”范式,引领完成“苏锡常智慧校园建设规范”等特色成果。

    政行校企协同,贡献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常信方案”

    合作发展,是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核心战略。无论是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还是人才培养,乃至职业精神塑造,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并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政行校企协同,走合作发展道路。

    补核心技术漏点,团队混编自主攻克难关。学校利用重点工业互联网企业的优势技术资源和团队,结合学校科研骨干,组成高水平关键技术研发团队,集中精力攻克核心项目难关。同时,依托常州科教城等政府部门、行业的政策资源,向科技界、教育界广发“招贤榜”,鼓励科技工作者、高职院校及制造业企业,与研究院项目团队共同开发相关技术,进一步拓展延伸科研成果运用。

    通技术落地堵点,校企协同加速转化应用。学校在产品开发上下功夫,组建应用技术自主研发团队和校外合作团队,针对技术成果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具有产业价值的实用性技术与产品。学校在教师培养上下功夫,吸收学校大量青年教师共同参与应用技术的学习、研发与转化,在解决青年教师实践能力不够问题的同时释放教师群体的科研潜能,加速核心技术的落地转化。

    解专业建设难点,以研促教助力人才培养。推动科研融入教学,支持科研团队与青年教师共同开发基于项目成果的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形成紧贴生产一线的新形态教材和教学做一体化讲义。推动专业集群建设,优化整合现有专业和课程体系,完善工业互联网专业集群架构。推动社会培训开拓,发挥项目团队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广泛开展面向社会的技术培养与实训合作,画好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同心圆。

    “三双三化三训”,提供高素质“双创”人才培养“常信样本”

    如何突破传统信息类人才培养体系的局限,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职业技能训练,全面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三双三化三训”“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为信息产业培养优秀人才。

    聚焦专创融合,实施“三双”课内改革。学校明确“双创素质+专业知识”双元目标,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掌握列入专业课程目标,确保“双创”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学习相互融合。打造“通识课+专创融合课”双元课程,立项建设一批传授创新创业基本知识和方法的优质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完成“知识学习+项目训练”双元任务,培养学生既完成专业知识学习任务,又完成一系列创新创业项目训练任务。

    围绕实践育人,搭建“三化”课外平台。学校做精“创响常信”活动品牌,通过主题活动、“双创”论坛和专题报告等常态化的“双创”活动,激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擦亮“创赢常信”赛事招牌,构建“二级学院—学校—市级—省级—国家”五级层次化赛事体系,实现“以赛促学”全覆盖。做强“创在常信”孵化载体,整合多方资源,搭建类别化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为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供按其所需、各尽其才的实战平台。

    注重教学相长,落地“三训”师培机制。学校实施理实一体的培训机制,为教师开展通识培训、结合专业的专项培训及围绕赛项的实操培训。落地内外联动的实训机制,支持专业教师定期走进校内实训室和校外企业,促进教师在成果转化、技术服务中提升创新创业指导能力。优化发展导向的奖训机制,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科研与教改课题申报等过程中,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绩效的认定和奖励。

    一项项因地制宜的改革创新,映现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双高计划”建设中的不懈追求。

    60年风雨砥砺,60年改革创新,60年春华秋实。站在催人奋进的起点上,今天的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坚持改革坚守特色,怀揣着争做中国信息类高职院校领跑者的梦想,意气风发地踏上了新的征程,相信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必将谱写新的辉煌。

    (赵佩华 朱敏)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1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2-09/16/06/ZGJYB2022091606_b.jpg 06 中国教育报 7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