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基层
2022年09月05日 星期一
许昌学院全力构建“大思政课”创新体系——
给思政课插上“数字”翅膀
本报记者 张利军 通讯员 钟伟平

    “家乡这十年的巨大发展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强有力的发展脉搏,也更明白了我们这代人的责任担当。”近日正在参加许昌学院“寻访家乡十年变化,献礼党的二十大”社会实践的李雪玲同学说。近期,李雪玲和队友们深入家乡,创作反映家乡变化的图文、视频作品,带动更多学生了解社情民情、感受祖国变化。

    从学校课堂到社会课堂,从线下拓展到线上,近年来许昌学院“一二三课堂深度融合、多种智能化手段综合应用、全要素资源汇聚协同”,“全域+数智化”不断为“大思政课”建设赋能。

    “大思政课”贯通育人全链条

    “磨难是最好的试金石,希望同学们常怀‘赤子之心’,运用辩证思维,站在全局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用‘硬核’的专业本领回应时代的挑战!”今年6月,许昌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在“云端”把鲜活的大课搬上了思政课堂。

    据统计,近三年来,学校各级领导干部为学生上思政课300余节。学校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党政干部、机关管理、工勤服务等各岗位教职工的育人作用,聘请地方党政机关领导、优秀企业家代表、乡村振兴带头人等担任“校外导师”“第二导师”,推动“大思政课”建设与专业教学、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党建团学等工作的融合。

    “莲芯”青年成长计划则是学校为学生大学四年量身打造的“成长通道”。该计划与思政课程有效衔接,成立“莲芯青年行”社团,开发“莲芯青年说”项目,把分层次、递进式引导培育机制和“学、思、践、悟”培养模式贯穿培育全过程。

    学校还不断盘活校园文化资源,让校园内处处皆是思政课堂。自2012年起,学校持续打造中原地区首家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以“农耕文化与民族复兴”为主题的校本特色课程。

    盘活思政小课堂

    建设“大思政课”并不意味着放弃小课堂,而是要实现小课堂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在许昌学院思政课教师穆旗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上,每次上课都要先进行15分钟的“三微”(微课、微剧、微辩论)环节,学生们几人一组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制作课件、拍摄情景剧,展开激烈精彩的微辩论。通过自主学习、专题分享,学生成为思政课堂的主角。

    在许昌学院,这样的思政课还有很多。“沉浸式”“互动式”“参与式”思政课,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金课”。2020年,学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思政课程全部获批省级优秀课程。

    将课堂搬到更广阔的天地间,思政课教师们还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在实践中开展真正“接地气”的思政教育,更好地满足了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及期待,引导学生用专业所学服务社会。刘镭博士带领学生录制微电影《颍河沙燕》,开展“颍河崖沙燕拯救行动”,让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真正入脑入心。

    “数智驱动”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

    “三月云赏樱,四月云读书,五月云游博物馆,六月开展‘壮丽河山说’主题教育活动……”许昌学院每月一主题的网络文化品牌“小许云上见”活动吸引了上万名学子。学校成立了“资源融通、宣传互融、育人共融”的思政融媒体矩阵,打造了“许小青”“莲心青年”“青苗”“践育博雅”等以学生为主体的网络文化工作室,以及“青听许院”“言马堂”等思政微信平台,进一步发掘网络思政育人阵地功能。

    红色小课堂是学校首批网络文化工作室之一,主要成员由文史与传媒学院各年级学生组成。4年来,工作室通过讲述地方红色故事、宣传红色旅游资源、拍摄特色农产品短视频等形式传播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我们想用青年的视角,宣传红色文化。”工作室学生负责人邓安琪说。她也因此被评为第四届“河南最美大学生”。

    面对传统的思政教育过程难以动态监控、教育效果缺乏科学评价等现实问题,许昌学院开发利用“学生精准画像”平台,将评价理论和大数据学生画像技术深度融合,努力构建全域全程评价反馈新模式。平台动态采集学生课业成绩、第二课堂等多个平台数据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定量评价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撑。

    经过持续努力,该校全域数智化“大思政课”格局逐步呈现。“学校立足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聚焦大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创新和保障机制创新一体化建设,完成了‘大思政课’创新体系的构建。”许昌学院院长、“大思政课”协同创新项目组负责人岳修峰表示。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