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1日 星期四
常熟理工学院
高校志愿服务参与乡村振兴路径探索
黄雪茹

    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高科技成果的集合地,以志愿服务的方式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在拓宽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创业的渠道和推动服务基层社会、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常熟理工学院发挥大学生学科专业优势和文化优势,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进行了诸多实践。

    高校志愿服务参与乡村振兴实践形态

    随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乡村基层成为了多数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集合地。众多实证研究表明,高校志愿服务能有效优化大学生知识结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对社会融合和社会认同也具有积极作用。

    常熟理工学院志愿服务参与乡村振兴实践的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教育文化帮扶。学校在不同省份建设了希望班,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业辅导、心理疏导和精神引导等。建设“乡间图书角”,走进多个乡镇开展“送文艺下乡”实践活动,充实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用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党的政策落实,以文化为切口助力乡村振兴。第二,经济扶贫。大学生志愿者化身“推介官”,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的销售方式帮助当地农民销售农产品,教授农户开办网上店铺,助力实现脱贫增收。第三,生态改善。常熟理工学院连续多年组建了多个垃圾分类实践团、手绘乡村实践团等走进高校所在地及学生家乡开展相关宣讲、调研,助力乡村振兴及生态环境改善。

    高校志愿服务参与乡村振兴现实困境

    (一)志愿者身份获得感较低、需求匹配不合

    近年来,从常熟理工学院志愿服务情况来看,志愿者走进乡村参与志愿服务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精力向村民表明身份和由来,获取信任并应对各种质疑,常常难以获得村民的全力配合。还有部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内涵的理解停留于浅层,错把志愿服务理解为一种单向性的输出工作,没有客观、真实评价基层的主位诉求和现实需要,导致其提供的服务与乡村需求不匹配,无法解决乡村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久而久之,乡村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满意度不高,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自身获得感随之降低。

    (二)志愿服务缺乏内动力与持续性

    在实际服务中发现,学校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乡村志愿服务存在“活动化”“节日化”倾向,志愿活动一般集中在大型志愿活动月或节假日,且活动持续时间较短,加上大学生在不断替换,从而导致志愿者不能深入了解乡村经济的发展瓶颈,也就难以形成精准的帮扶策略。同时,学校志愿者较多采取单兵作战,协作、团队意识欠缺,难以真正满足乡村振兴的深度需求,也较少契合大学生综合素质成长需要,从而导致其参与志愿服务的内生动力和持续性不足。

    (三)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有待提升    

    在长期的志愿服务中发现,学校组织管理中存在资金、健康、硬件、培训等保障机制不到位的情况。比如,在经费受限的条件下,志愿者常需奔赴条件艰苦且医疗水平相对落后的偏远乡村,身心健康难以得到充分保障;评价方式较多以服务次数和时长为考量等。此外,缺乏完善的系统性专业培训和监督约束,导致志愿服务中好心办坏事的情况时有发生,从而制约了志愿服务的质量。不可忽视的是,部分学院还具有临时招募、“用时现管”的特点,致使志愿服务人员流动性大、管理不稳定等问题,较难与乡村振兴服务需求周期较长的特点相适应。    

    高校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实践路径

    常熟理工学院贯彻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战略,统筹整合资源优势,搭建志愿服务优势平台,扎实、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一)推进乡村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化

    志愿服务品牌化发展是高校志愿服务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常熟理工学院探索打造了特色鲜明、学生有锻炼、乡村有需求的品牌活动。学校充分活用“互联网+”,开展了团团合作“青力助学”“青力助农”“青力助岗”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以电商专业技能助力解决乡村农产品销路问题;发挥师范专业优势助力乡村希望班支教活动,打造了“益起行”实践团、“蒲公英”支教团、“梦起鱼行”志愿服务队等团队品牌。学校注重结合新媒体技术,通过不同网络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志愿服务知名度、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促进乡村志愿服务常态化与专业化

    志愿服务强调与服务对象进行深入、针对性的互动,根据服务对象的差异化需求灵活调整服务内容。常熟理工学院志愿服务着眼于乡村需求,结合大学生专业优势,提供“菜单式”服务内容,精准化对接基层需求。例如,学校依托专业赋能,结合乡村振兴背景开展垃圾分类、手绘乡村、禁毒防艾等志愿活动,与常熟市10余个乡镇社区对接合作,探索构建“校内导师+大学生志愿者+校外专家”的组合模式,专业化、持续性地开展志愿服务。同时,学校还肩负起文化引领责任,注重挖掘乡村文化遗产,走访各乡镇探寻非遗传承人,引导学生在寻根非遗文化过程中培育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同时,学校注重强化乡村动员与宣传,将乡村便民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打造为常态化阵地,防止了志愿服务的“悬浮化”倾向,既做到形式多元又注重服务持续。

    (三)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化,健全保障机制

    常熟理工学院在助力志愿服务机制保障建立方面做了诸多探索:其一,学校强化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加强对志愿者的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让他们保持健康、积极、理性的服务心态。其二,合理的激励制度是激发志愿者服务动机、促进其全身心投入的有效方式。学校根据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异质化需求,建立多样化的激励机制来激活其内生动力。譬如,按照志愿服务时长和乡村反馈效果进行评分评级,遵循优胜劣汰原则。其三,学校着力构建志愿服务信息化平台和组织相关专业技能类培训,在志愿者招募、安排服务内容、针对性培训、提供安全保障等关键环节上下功夫,推动志愿服务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开展。其四,学校加强对志愿服务组织的审批、监管和反馈,探索建立“大数据登记+铁脚板服务”的运行机制,做到精准有效管理,及时跟踪互动,努力使乡村切实需求与学生成长需要相匹配,更好地发挥高校志愿服务推动乡村振兴的价值作用。

    (黄雪茹)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