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凌源市三十家子中心小学是地处东北前沿的一所农村小学,校园占地110亩,有学生2100人。在没有任何红色资源的情况下,学校创造性提出红色文化“朴素、经典、拓展”三个篇章这一“大红色观”和“养德培根、励志铸魂、正行世范”育人理念,以独特的八大展馆手工作品和中国屯垦红色基地为依托,全方位、立体化构建“红色文化育人体系+主题课程群”育人模式,形成了学校独具特色的红色劳动教育模式,得到省市领导、专家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创建红色展馆
涵养劳动情怀
三十家子中心小学地处三省交会处,家长多为经商或外出务工人员,大部分学生没参加过农业生产和生活劳动,存在劳动意识淡薄、劳动技能低、生活惰性强等诸多问题,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
为了改变现状,学校因地制宜,以创建红色文化展馆为依托,利用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劳动能力,传承红色精神,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红色劳动教育:
师生创作,齐心协力。红色文化展馆里,每一幅作品都有一个故事。比如天安门微景观,学生们在完成框架制作后怎么看都不协调,几经调整都不满意,只好去请教老师。老师通过计算把正确的角度、比例告诉制作小组,做出来的天安门微景观栩栩如生,现在已经是学校的“镇馆之宝”。
亲子互动,场面温馨。教育离不开家长,劳动教育的落地更是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家长来校学习红色文化后回到家里,与孩子热烈讨论学校手工制作的话题,有的家长是电器修理工,就和孩子用纸壳、电线、草棍等做简易的磕头机、手摇发电机,成品放到展厅分享;有的留守儿童和老一辈一起生活,祖孙俩共同编制了一个小蒲团,摸上去暖暖的。
生生协作,共同成长。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独立思考也是学生应该拥有的必备品格。在制作红色粘画的时候,作品先由社团成员选出来,经讨论通过,定稿;再由团里绘画高手完成初稿,修改后由社团成员选种配色粘贴完成。学生从家里带来五颜六色的种子,在粘贴的过程中掌握了许多窍门,用胶的多少,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种子才会让画面更美观,学生通过亲力亲为、众人拾柴,只为做出满意的作品。
艺人传承,汲古创新。高手在民间。学校请来市级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学校的剪纸社团进行传统手工艺的讲解、示范。学生在学习剪纸过程中,不但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更真实体会到了民族传统手工艺的独有魅力。学生制作的红色剪纸系列之“十大元帅”就悬挂在学校红色文化展馆内。
开辟红色屯垦
提升劳动品质
走进三十家子中心小学,不仅有书香扑面、书声琅琅,更有瓜果蔬菜、收获累累。
学校将荒废的空地开辟为“新中国屯垦”劳动实践基地,其中,打破敌人封锁的“南泥湾垦区”是红色屯垦的起源,为屯垦戍边的“新疆垦区”是棉花主产地、“海南垦区”是橡胶主产地、“北大荒垦区”是大豆主产地……师生从垦荒一开始的清理石块、更换土壤到分区分工,春种、夏耕、秋收、冬藏,每个班在各自分管的红色种植园区域内共施、共种、共管、共收。种植前精心筹划,种植时精耕细作,种植后用心呵护,整个种植过程分为“播种希望篇”“快乐经管篇”“幸福收获篇”,学生们齐心协力,再现了革命前辈们出力流汗、屯垦戍边的劳动场面,用实际行动领会“战天斗地、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再通过观看影片回顾当年屯垦的历史背景,学生们更深刻学习了自力更生、开拓进取的红色品质。
与此同时,学校将常规劳动课程分为低、中、高三个年段,制定不同的劳动目标,比如,低年级要求学会生活自理、自力更生;中年级要求学会合作、会干简单家务、主动做事;高年级要求爱劳动、爱劳动者、爱护劳动成果,能帮助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可以独立饲养家禽家畜等。通过切合实际的要求,让学生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做的事情帮他人做、不能做的事情要学习着做的好习惯。
公益劳动课程,也是学校的一大特色。学校组织学生参与校外社区文体健身广场、青龙河沿岸、101线公路两侧等地的环境卫生公益性劳动,“绿”一河一路,“红”少年三观,同时,建立多元、综合、精准的评价体系,以评价激励促进学生的劳动素养,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为每名学生打好生命底色,成为家国脊梁,是教育者的使命与责任,三十家子中心小学将会继续传承好红色精神,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岳廷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