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教育这十年特刊
2022年07月29日 星期五
教育帮扶点亮乡村振兴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帮扶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梁丹
北京大学支持云南省弥渡县花渔洞光伏提水工程。资料图片
中山大学专家在云南省凤庆县进行规划调研。资料图片

    ■教育这十年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编者按: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教育部统一部署下,教育部直属高校把自身优势与帮扶地区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帮扶模式,成为中国教育脱贫和教育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把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任务,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年来,教育部切实履行直属高校定点帮扶牵头职责,部署75所直属高校全面投入帮扶,攻坚克难,接续前行,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八年脱贫攻坚战,两年乡村振兴路。直属高校师生用情用力,以实干和担当交出了新时代定点帮扶工作的一份亮眼答卷。

    地方所需,高校所能

    探索形成特色帮扶新路径

    最近,在被誉为“滇红之乡”的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当地师生又见到了熟悉的“中山绿”。利用暑假,来自中山大学的师生团队为凤庆县鲁史中学、红塘小学等带来了丰富的科普和文化活动。

    从2013年启动定点帮扶工作以来,中山大学结合当地所需,集结优势资源支援凤庆。学校研究生支教团在当地接力支教8年,10家附属医院通过驻点帮扶、下乡义诊等方式为凤庆培养了一批医疗人才,打造了一批重点科室基地,发挥学科优势帮助当地发展滇红茶、金丝黄菊等特色产业……2018年年底,凤庆县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6.69%降至0.87%,并于2019年成功退出贫困县序列。

    这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十年帮扶路的小小缩影。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表示,十年来,各直属高校充分发挥学科、科技、智力和人才优势,与帮扶县密切配合,坚持定点帮扶、重点突破与联合作战、全面提升相结合,逐步探索形成了应帮扶县所需、尽高校所能的特色帮扶路径。

    在教育帮扶方面,援建捐赠、师生支教、师资培训等成为75所直属高校的共同行动。据统计,十年来,直属高校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同步推进,累计培训教师11.64万人次,促进帮扶县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提升。此外,37所直属高校还承担了支援14所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建设的任务,有效提升了合建高校办学水平,发挥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辐射带动作用。

    在产业帮扶方面,直属高校通过制定产业规划、引入专业力量、促进成果转化等一系列举措,十年来累计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77.76万人次,帮助制定规划类项目1352项,落地实施科研项目1949项,很多帮扶县村集体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在健康帮扶方面,各直属高校深入开展医生和设备支援、医护人员培训、巡回医疗和卫生知识宣传等工作,一大批帮扶县历史上第一次有了三级医院。在消费帮扶方面,各直属高校通过“订单式”农产品直供基地、工会购买、师生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十年来累计购买和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44.01亿元,在国家消费帮扶“832”平台购买额度始终处于中央单位的前列。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琦认为,过去十年,直属高校定点帮扶工作成效显著,并且“在实践中形成了多样化各具特色的精准帮扶路径,推动了帮扶地区全面均衡发展”。

    内外联通,强化协同

    创新拓展“增效”式帮扶模式

    6月12日,由中国农业大学、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云南省烟草专卖局等共建的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大理烟草科技小院正式挂牌成立。作为连接农户、企业和科研团队的重要纽带,这一科技小院将是中国农业大学以科技创新助力当地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的重要平台。

    从“单兵作战”到“组团协助”,中国农业大学通过搭建多方共同参与的研究平台,以科技赋能助力地方乡村发展。如今,学校不仅创建了480个科技小院,还形成了5个地方产业研究院、4个地方乡村振兴研究院、178个教授工作站、24个校外实验站和121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组成的科技推广队伍,“三院两站一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得以建立。

    十年来,各直属高校强化校际协同,坚持合作共赢,分领域成立了农林、教育、旅游、健康、消费、城乡规划、非遗(文化)、资源环境等八大高校帮扶联盟,共有131所部属省属高校和企业参与,形成了北京大学“乡村振兴千万带头人培养计划”、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等一批发挥联盟作用、具有示范带动意义的工作模式,实现了从高校扶贫“单兵作战”的“攻坚战”逐步转向高校帮扶“多方联动”的“集团战”,显著提高了定点帮扶的整体效力。

    为加快构建高校支撑乡村振兴的科技创新体系,2018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五年来,各高校建成了以塞罕坝人工林科学观测站为代表的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分子设计育种前沿科学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200余个,成立近800个教授工作站、乡村振兴基地、科技服务点等乡村振兴对接点,助力了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创新发展。

    十年来,各直属高校既是统筹协调、组织调度的“指挥部”,也是支持保障挂职干部、专家教授、青年师生一线作战的“后勤部”,还是动员协调校友、企业等社会资源的“联络部”,集学校合力、聚校友之情、承社会之助,形成了校内外联动的帮扶局面,实现了定点帮扶的提质增效。

    据统计,各直属高校累计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44.35亿元,帮助引入企业663家,引入企业实际投资额151.6亿元。此外,教育部连续举办六届直属高校、四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推选活动,遴选出172个特色案例,促进各学校互学互鉴。

    脚上有泥,心中有情

    开辟深化立德树人大课堂

    在陕西省蒲城县奶山羊产业智慧养殖数据中心的大屏幕上,参观者可以看到羊舍实时图像、发病数据等情况。依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才科技支撑,智慧养殖有效降低了当地奶山羊养殖成本。

    2018年加入这一扶贫项目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本科生宋卓琛印象最深的是,平常做着航天遥感等“高大上”研究的老师们,常常带领大家在气味熏天的旧羊圈里一待就是一整天。他说,“这些羊舍里的科研不仅让我们找到了农户们关注的真问题,更在实践中收获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自豪。”

    十年来,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的实践中,75所直属高校的广大干部师生走进乡村、贴近群众、服务一线,不仅与对口帮扶地结出了累累硕果、种下了深厚情谊,更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这场立德树人的大课堂上,接受了一场生动的国情教育。

    十年来,高校在帮扶地区建立了近百个教育培训、劳动教育、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实践基地和育人平台,一批又一批师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研成果用到乡村,使高校与乡村紧密融合、共同成长。从2018年开始,依托“科技特派员”“博士服务团”等项目,高校累计派出师生超17万人次,深入乡村振兴一线,持续开展调研交流、社会服务等活动;2016年以来,共有32个直属高校集体和个人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和脱贫攻坚先进表彰。

    今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22届毕业生黄培倬与学院其他6名应届毕业生一起,成立了一家文旅产业公司,希冀以优质的乡村产品和服务,搭建起乡村和城市协调可持续的共同发展之路。

    “广东的改革开放,上半场在城市,下半场在乡村。”课堂上老师的话,他们深记在心里。到乡村去追梦,借助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这群年轻人不仅在大三就创立了“乡漂漂”团队,还决心把广袤乡村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舞台。

    聚焦“三农”,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回望这十年,张琦感慨地说,在这条践行时代使命的教育帮扶路上,直属高校始终将高校科研教学、人才培养与定点帮扶实践相结合,把党和国家各项帮扶政策落实到我国脱贫攻坚的最前沿、第一线,为脱贫致富作出了应有贡献。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