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教改风采
2022年07月24日 星期日
青岛理工大学
坚持“专业+”育人模式 培育生态环保人才
花会娟 赵建伟 马莉

    近年来,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围绕“双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坚持“专业+”育人模式,将环保专业教育融入学院育人工作全过程、全环节,实现思政工作、专业教育与学生成长同向促进、同向提升。

    “专业+思政”

    生态思想融入育人全程

    学院注重育人成效,夯实第一课堂,活跃第二课堂,丰富第三课堂,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

    抓住“思政契机”,激励学子担当责任。在这里,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成为共识,专业课堂上充满浓浓的“思政味道”。“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中提出废弃口罩的处理与处置问题,“普通生物学”课程中讲解新冠病毒的有关科学知识,“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中让学生了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院污水处理的特点和城市污水处理的特殊要求……一堂堂用好“鲜活教材”、融入思政元素的“好课”“金课”,润物细无声,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理论宣讲传递生态思想,激发专业报国志向。学院在“青马”培训中开设生态文明专题,通过讲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故事,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特长践行绿色使命;依托“环境讲坛”,邀请中国工程院吴丰昌院士来校作报告;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校友程寒飞作题为《落实两会精神,生态环保人大有作为》的专题报告,引导学生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抓住重大学科机遇,强化专业报国志向。

    团学活动引领环保行动,激活知行合一动能。依托学生社团净蓝环保志愿者协会,开展绿植领养、环保知识竞赛、净化海滩等品牌活动,参与学生500余人次;在校园里设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划分“绿化责任区”,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用实际行动营造绿色环境。

    “专业+平台”

    生态教育助推学科发展

    学院现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三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及环境科学省一流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省培育一流学科。近年来,学院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积极挖掘学科育人资源,将育人工作与一流学科建设有机融合,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更加广阔的生态环保平台。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学科思维,提升专业技能。依托一流学科建设,建成城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工业流体节能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余热利用及节能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协同创新示范中心等15个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在日常教学中,通过校企合作育人,激活学生的专业动能,让学生的专业学习、实践走进实验室,与水务行业领军企业北控水务集团合作成立“青岛理工大学-北控水务现代产业学院”,与光大环境成立“光大国际-青岛理工环境技术研究院”,建成省内首家二噁英检测实验室,填补山东省行业空白。

    学院注重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培养“生态+”应用研究型人才。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奖三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其他省部级奖项1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科技重大专项35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申请及授权专利100余项。先后与德国达姆斯达特大学、挪威生命科技大学等15所国外高水平大学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参与中德清洁水创新研究合作项目等重点项目。

    “专业+服务”

    生态服务守护绿水青山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用科技助力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学院师生的共识。近年来,学院教师参与社会服务140人次,相关研究成果有力支撑了长江三峡环境保护、环境危机处理、南水北调工程、山东半岛城市群生态环境评估等重大项目建设和国家重大战略。其中,谢经良博士主动申请参加博士服务团,赴青海省玉树州挂职,依据当地实际情况提出的污水厂尾水湿地深度净化示范工程已列入青海省生态保护工程项目库;同时,学院与青海省玉树州共建“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研究院”,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学院获批山东环境科学学会首批环保科普基地,充分发挥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特色,成立教授环保科普宣讲团,孙英杰、王炜亮等教授紧紧围绕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固体废弃物、生态、环境化学等方向,面向中小学宣讲12场,让环保知识、环保课堂体现生动性和思政感,让更多人参与环保事业。

    带着科学理论到基层,总结实践经验回课堂。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院学生组成社会实践团队240余支,足迹遍布陕西、黑龙江等23个省份。其中,由博士、硕士组成的社会实践团队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徐家镇,调研地理性特色海水养殖产业,对养殖基地进行水质取样和潜在风险排查;本科生祁丽桦等前往山东省寿光市田柳镇现代农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对蔬菜种植土壤的酸碱程度等进行调研,传递环保节水知识。

    “专业+竞赛”

    生态成果融入科技创新

    学院秉持学以致用、产教融合的育人理念,建立起“一心、两端、三阶、五步”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中心,链接“导师端”和“学生端”,通过大一创新创意、大二大三创新实践、大四创业实践三个阶段,从赛事动员会、项目诊断会、院内选拔赛、参加高级别赛事获奖、成果展示及总结五个环节发力,确保科技创新竞赛形成完善闭环工作模式,让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

    近年来,学院连续三年获得全国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一等奖,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等各类省部级以上奖励50余项。其中,毕学军教授指导博士生周小琳研发“固定化土著生物膜”技术,为水产养殖户提供现场固定土著微生物,实现对水产养殖废水的净化处理;刘长青教授团队成功申报“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国家重点项目,聚焦乡村振兴中的绿色宜居村镇课题开展研究;青年教师王晓东带领学生研发在线光谱水质监测系统,对处理医疗废水、保护生态环境都有积极作用,获“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省赛金奖。

    (花会娟 赵建伟 马莉)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