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要闻
2022年07月13日 星期三
广东佛山顺德区引导学校在课后服务中用好用足本土资源——
传统文化为课后服务添亮点
通讯员 梁颖怡 连燕纯 本报记者 刘盾

    金锣一响,由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承德小学学生扮演的4头狮子,冲出去分两边拜狮。他们“追尾”“亮相”“麒麟跳”,阵型不停转换,全校师生掌声不断。近年来,承德小学赓续中华文脉,结合当地社会资源,引进醒狮、粤剧等项目,提升课后服务内涵。

    顺德是粤曲、粤剧的发源地之一,舞狮、舞龙、武术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顺德区鼓励区内学校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着力点,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开设具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课程。

    “广绣的学习,让我感受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在广绣“非遗”传承人曾剑琴的指导下,顺德区勒流梁季彝纪念学校学生朱辰逸了解了广绣历史,学习平绣、编绣等针法。每周五,广绣传承人都会进校给学生免费上两节课。

    多个“非遗”项目走进学校,背后不仅有学校领导班子的奔走努力,还有社会多方力量的齐心协助。居民委员会主动牵线搭桥,帮助联系各协会负责人,让孩子们得以享受丰富的文化资源。

    “顺德区学校聚智聚力,不断以参与力量的多元度,提升课后服务的精彩度。多所学校更是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的深度,提升课后服务的特色。”顺德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温联洲表示,顺德引导区内学校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在寓教于乐中,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顺德区还有“中国家电之都”之称,是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交融的城市。承德小学距离广东工业设计城仅3.6公里,学校将其作为学生“工业研学之旅”的主要阵地,提升学生创新创造热情。

    “为让更多学生从教室‘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顺德区将研学实践活动融入课后服务,力求把研学活动打造成‘流动的课堂’。”顺德区教育局副局长李翠芬介绍,顺德正在开展“走进顺德研学之旅”活动,目前遴选出27个研学实践基地,分为科技、文化、艺术、历史四大主题路线,覆盖全区10个镇街。

    如何用好区域特色的文化资源、教育理念,引导学校打造“美美与共”的课后服务品牌?北滘镇提出“微行种德”德育品牌后,承德小学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提炼形成“微行承德”德育体系。学校以班级、社团等微活动为切入口,在课后服务时间搭建微剧场、微故事等活动阵地。

    “各镇街‘各美其美’地开展课后服务,是彰显区域教育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温联洲介绍,顺德引导学校将课后服务与镇街教育特色品牌有机结合,精心设计课后服务菜单。顺德还要求辖区内中小学上报课后服务“一校一案”清单,引导、鼓励学校积极探索“一校一品”多元发展特色学校创建之路。

    目前,一批特色项目正在顺德区中小学课后服务时间如火如荼地开展,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其中,以德育为特色的学校有59所;以咏春、太极等体育、传统文化等为特色的学校有58所;以美育为特色的学校有63所,粤剧、版画等成为突出品牌。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