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30日 星期四
普通高中思政课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曹宇新

    各民族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从青少年教育抓起。高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

    普通高中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育各族青少年政治认同、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品德修养、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充分利用好高中思政课这一“主战场”,培育各民族青少年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普通高中思政课是增强各族青少年团结进步的关键课程。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基础性事业,铸牢各族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落实与推动。高中思政课基于学科内的综合性和课程实施的实践性等特征,能够更好地向各族青少年普及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通过教材、课堂等不同渠道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创美好生活的精神力量,促进各族青少年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创造美好明天。

    普通高中思政课是增强各族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关键课程。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高中思政课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培育中华文化认同。高中思政课要让各族青少年自主交流、认真体会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正确把握“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的相互关系,不断树立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信念,从而实现各民族青少年理想、信念、情感等各方面的团结统一。

    普通高中思政课是厚植各族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的关键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点是教育和引导各民族青少年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高中思政课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加深各族青少年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引导他们始终将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坚定信仰信念、塑造家国情怀,树立崇高的理想追求,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需要各民族青少年通过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学习,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使命感。普通高中思政课教师要设计多样活动、巧用形象故事、突出时代特点,采用青少年易于接受的方式,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效果。

    一是要讲好形象化的故事。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情感积极性,才能让学生接受、内化并践行。高中思政课中要讲好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等,启发学生深刻感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同时,讲故事,不仅是教师讲,还要组织学生讲,让学生通过自主收集资料、自主理解材料、自主讲述故事,自觉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是要设计多样化的活动。高中思政课可以通过学生讨论、小组辩论等多重方式设计课程活动,也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将课堂拓展到学校外空间,在实践活动中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文化。

    三是要突出时代性特点。时政素材是高中思政课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载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身就是新时代党对于民族工作的理论创新,高中思政课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论述,提高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度,加深学生的思想理论认识和理解。

    (作者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作者单位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课题 [21XNH061]成果)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