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吉首大学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张家界市两地办学,是武陵山片区仅有的省属综合性大学;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重点建设高校。“十四五”时期是学校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争取全面建成一流教学研究型地方综合性大学的重要历史关键时期。吉首大学围绕《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全面认识新时代医学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把握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坚持立足武陵山区,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以落实高等医学教育“新医科”要求为契机,为建设新时代健康湖南和健康大湘西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医科人才培养框架“四梁八柱”搭建成形
吉首大学医学教育始于2000年9月原湘西吉首卫生学校整体并入吉首大学组建的吉首大学医学院,近年来,医学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目前设有临床医学、护理学、针灸推拿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药学、制药工程7个医学类本科专业,有临床医学、护理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点,有临床医学、护理学、针灸推拿学、药学4个湖南省一流专业。“十三五”以来,临床医学专业顺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门专业认证,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3个专业顺利通过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办学水平和新增学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评估。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已初步完善了本科、硕士人才培养体系,为未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新医科人才做好了铺垫。
“十三五”期间,吉首大学医科类专业共有本科毕业生2436人、专科毕业生458人,其中授予学士学位2408人;另有113名硕士研究生毕业,全部获得硕士学位并就业。师资队伍质量明显提升,引进医科专业博士两人,有8名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顺利毕业返校,新增二级教授一人、“芙蓉学者”一人,两名教师获评正高职称,3名教师获评副高职称。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大田湾校区医药综合实验实训大楼和7000平方米的第一附属医院临床教学综合楼竣工投入使用,投资2000余万元与第一附属医院共同建设的3480平方米的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投入使用;依托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1000余万元建设的医学检验实验室、基础医学实验室、医学影像实验室等,大大改善了医学专业教学硬件条件。2020年9月,学校新组建成立了药学院,为全面深化医学教育管理改革、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学校立足武陵山扶贫攻坚主战场,服务大湘西,深入开展医疗对口支援帮扶工作,服务地域居民人口不断增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全体医务人员和医科专业师生全身心投入到抗击疫情最前线,为百姓筑起守护生命的防线,受到了当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社会认可度逐年提高。
学校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推进学校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十三五”以来,学校新增附属第四医院(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附属第五医院(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和附属第六医院(铜仁市人民医院)3所非直属医院和一所中医医院(宁乡市中医院),不断创新协同育人机制,初步打造了武陵山片区医教协同育人、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联盟。为全面提高医科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便于管理和协调,学校成立了医学教育指导委员会,明确了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担任指导委员会主任,教务处处长、医学院院长和附属医院院长担任副主任,设立学校医学教育办公室(下一步将成立医学部),构建了学校医学教育的管理结构体系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管理制度。
加快实现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学校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新时代学校办学实际,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医科专业人才成长规律,紧紧围绕吉首大学“一流教学研究型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建设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以整体提高学科建设和专业内涵为出发点,以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为落脚点,坚持扎根武陵山区,到“十四五”末,使吉首大学医学教育事业的综合实力得到强有力的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科专业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基本合理、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成为大湘西地区办学层次较高、综合实力较强的高等医学教育品牌,为实现一流教学研究型地方综合性大学提供有力支撑。
医学教育师资队伍的规模和结构不断优化。“十四五”期间,引进、培养博士15人以上,师资队伍数量力争达到180人,新增省级以上教学名师1—2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开展,60%以上专业课教师具备相关行业执业资格证书。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科学调控本科生规模,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不断拓展继续教育领域,争取到“十四五”末,医学类专业在校本科生稳定在4000人左右、研究生300人左右。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达到75%以上,学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在省级、国家级别学科竞赛中获得更多更高级别的奖励。
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到“十四五”末,医学学科体系和专业设置进一步完善,力争药学获批一级学科专业硕士学位点授权,基础医学、护理学两个专业硕士学位点顺利通过验收评估。力争国家级别一流专业取得突破,在建的临床医学、护理学、针灸推拿学、药学4个省级一流专业顺利通过验收。
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面规划设计大田湾校区建设,科学全面使用医药综合实验实训大楼;新建成1—2所直属附属医院,进一步加大附属医院教学投入;建设完成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改善医学教育实验教学条件,加快实现医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医学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全面落实医教协同,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并完善学校、医学部、医科学院及附属医院的医学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到“十四五”末,由医学部统筹学校医学教育,管理运行高效有序。强化学校对临床学科建设的资源统筹与力量整合,提升临床学科整体实力,争取建成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袁带秀 向志钢 王群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