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育视窗
2022年06月18日 星期六
传承与创新并重 修德与育能共融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邸峰
学院校队在2021年“舞动中国-排舞联赛”线上总决赛中荣获高职高专组混合组小集体舞台类自选项目特等奖
工匠情景剧《再夺十分钟》在山西卫视播出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山西机电”)是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位于“太行之巅”的山西长治,这里是中国传统神话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的发源地,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所在地,不仅孕育了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同时也锻造了历久弥新的红色精神,为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特殊的文化内涵。近年来,学院根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求,坚持传统文化培根、红色文化铸魂、工匠文化润心,打造融工匠文化、红色文化、榜样文化等为一体的特色校园文化体系,逐步形成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特色型人文环境。

    将鉴赏地方特色文化纳入学院育人体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扎根结果

    (一)开设地方特色文化课程,润物无声地播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学院开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党文化”等选修课程,组织教师编写了《山西文化读本》《上党文化读本》《炎帝文化》等文化学习资料,采用“文化项目引领+学习任务驱动”等方式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在随处可见的教学和科研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似涓涓细流流进学生心田,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滋养学生的成长。

    (二)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传承与发展中心,点亮师生心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明灯

    学院建立了音乐馆、书画馆、器乐馆、非遗馆等馆所,建立了以茶艺、泥艺、布艺、书画等为基本内容的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艺术爱好,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培育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艺术文化成果,不断提升师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插上时代的翅膀

    学院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出独特的时代要求。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技文化体育艺术节,已经成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学院素质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志,科技类、文化类、体育类等学生社团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学院还通过多种现代传媒手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相互融合中浸润和影响着师生。学院还开展“中国梦·我的梦”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让学生把个人梦想和国家梦想有机融合,承担起历史责任和使命,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将陶冶爱国情怀纳入学生活动体系,让红色文化为校园强基铸魂

    (一)营造浓郁氛围,唱响太行红歌

    太行红色民歌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崇高的思想境界,不仅带给人们艺术享受,更成为一种精神引领。学院以抗日战争时期太行根据地民歌为载体,深入研究歌曲内容、艺术特质、兴盛原因及其独特的生长形态和时代文化特征,分篇、分类挖掘歌曲蕴含的革命精神、地方文化特质和育人元素。在此基础上,充分激发课堂主渠道活力,把传唱太行红歌作为一门选修课程,成立了太行红歌合唱团,嘹亮的歌声时常回荡在校园里,激励师生奋进拼搏,红歌传唱成为山西机电思政教育的一抹亮色。在太行红色民歌传唱中,学院各级领导干部广泛参加,与学生一起传颂“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的太行精神,让这种精神成为激发学院前行的强大动力。

    (二)“四个方面”结合,赓续红色血脉

    学院邀请剪纸、泥塑等民间艺术家、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等进入校园,展示地方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根源;组织师生到“刘伯承工厂”旧址、黎城黄崖洞革命纪念地、抗大一分校旧址等参观学习,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学院专业特色与地方兵工文化的渊源。学院还把红色文化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机电特色的课程体系。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学院形成了传承区域优秀传统文化、感悟本地红色资源、改进技能人才培养、推动项目化课程改革四方面相结合的工作格局,不断依托地域文化创新育人实践,赓续红色血脉,弘扬太行精神。

    将弘扬工匠精神贯穿育人全过程,让大国工匠成为校园楷模

    (一)抓实育人落点,多渠道提高师资水平

    学院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与社会、企业等方面的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建立良好合作关系,遴选校内外业务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教师、技能大师和能工巧匠,组建“专兼结合、跨界融通”的优秀工匠师资队伍;聘请校外知名专家、企业负责人等担任客座教授,指导项目申报、参与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带动学校优秀工匠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升。

    (二)打造特色课堂,多方位搭建育人平台

    学院与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匠“芯”书院,建立基于梦想驱动的学习共同体;以长治市高新区科技工业园“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为依托,建设既有高水平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又有高质量人文、思政教育引导的“匠心工坊”;与企业合作开展文化建设,将产业文化、优秀企业文化、职业文化引进校园;举办工匠文化活动月、编演工匠成长剧等系列活动,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培养融入学生教育管理日常,使之成为一种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组建匠心讲堂,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学院每月都会邀请大国工匠、技术能手、技能大师等走进学校,通过作主题报告、举办讲座、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等多种形式,讲述成长故事,分享求学成长经历。为导弹雕刻“翅膀”的大国工匠曹彦生、能用数控机床给灯泡打孔的“数控魔术师”“中国大能手”冀晓渊、拥有高超数控微雕技术技能的常晓飞等优秀毕业生先后多次返回母校,登上讲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学弟学妹诠释“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从技能大赛“走出去”继续深造的学长、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载誉归来的“机电小匠人”等与在校的师弟师妹们分享他们成长的点滴收获。学院将匠心讲堂的讲义、视频整合成“工匠精神培训包”,“集中打包”,精准发送,为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工匠不断提供精神力量。

    (四)实行多级人才选拔,探索优秀工匠培养路径

    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学院实施“社团传、导师帮、师傅带、大赛练”四层级优秀工匠培养模式。社团传,即在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指导下组建专业社团,新生甫一入校,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加入社团,在师长的指导带领下,形成对专业和职业的初步认识,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导师帮,即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不同学生分别选聘优秀导师,开展精准帮扶,快速增进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快速充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师傅带,即在充分掌握学习情况的基础上,为专业领悟能力强、专业能力进步快的学生指定师傅,师徒结对,在实习实训中锻炼提高;大赛练,即建立系级、院级、省级以及国家四级选拔机制,从系级选拔到国家大赛,每一次比赛都是一次工匠精神的锤炼,学生通过一层层的选拔历练,才能走向国家领奖台。

    (五)建立工匠榜样文化园,用工匠引育工匠

    近年来,学院培养的学生中有28人成为大国工匠、全国技术能手,8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得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多名学生多次被主流电视节目报道。学院总结凝练这些优秀学子的先进事迹,总结学院大国工匠培养的成功经验,建立了工匠榜样文化园,让学习榜样成为校园风尚。一代代机电人不懈奋斗,一批批优秀学子接续拼搏,最终形成了机电人的“实”劲儿、“拼”劲儿、“钻”劲儿和“闯”劲儿“四股劲儿”。正是这“四股劲儿”,激励着山西机电人不断践行技能报国的初心和使命,培养出一名又一名技艺精湛的大国工匠,为我国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等各个领域的发展贡献着青春和力量!

    (六)建设大师工作室,握紧“匠心传承”接力棒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培养更多的优秀青年教师成为技术技能骨干、培育更多的优秀“机电小匠人”成长成才,学院支持教学名师、校内外技能(技术)大师积极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工作室的推动下,师生摒弃浮躁,练技修心,将技能报国视为共同追求。在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氛围里,在专注与传承中,机床有了温度、作品有了力度、技能有了高度,各大师工作室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科技创新、教学改革中取得丰硕成果,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学院连续三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风、学风和办学治校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学院将继续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新时代工匠打造、红色基因传承,创新思路方法,不断做强、做优校园文化,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邸峰)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1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2-06/18/04/ZGJYB2022061804_b.jpg 04 中国教育报 5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