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推动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是新时代落实以本为本、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体系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新建本科院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牵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直面教师队伍建设的应解之难、应扼之要和应对之策三个关键问题。
应解之难
数量、结构和质量三大难题
新建本科院校应认真分析教师队伍的现状和发展态势,妥善解决好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难题,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数量之难。从生师比看,总体比例偏高,为数不少的新建本科院校生师比处于18∶1到22∶1的临界点边缘。从专业教师分布看,新建专业专任教师普遍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从专业带头人看,各个专业的高级职称教师尤其是正高职称教师、高学历教师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教师、“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从教师队伍稳定性看,受区域环境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稳定性较差,流动性较大,让本来就存在的教师数量不足问题更加凸显。
结构之难。从学历结构看,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的硕博比总体可以达到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标准,但博士占比并不高,尤其是民办本科高校。从职称结构看,高级职称占比不高,尤其是正高比例偏低,中级职称比例明显低于初级职称比例。从专业结构看,专业课教师占比达不到要求,尤其是新办专业;“双师型”教师占比偏低、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偏多,年龄结构不合理。
质量之难。主要体现在面向“四新”“六卓越一拔尖”“双一流”建设的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育,学科专业团队建设、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的人才层次与水平,以及与之配套的优化学校资源配置、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改革举措是否能支撑起新时代新建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应扼之要
师德建设、应用能力、人才强校
新建本科院校应牢牢抓住师德建设、教师应用创新能力培养和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三大主要问题,努力建设一支有责任、敢担当、有志向、能奉献的教师队伍。
师德之要。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要求。新建本科院校要按照“‘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结合”要求,在弘扬高尚师德、践行师德规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上,创新改革发展举措,激发教师修师德、正师风、练师能、铸师魂的工作热情,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全面推进教师素质提升。
应用之要。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大多为应用型,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强化实践环节教学。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又要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事实上,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多数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更擅长理论教学,与行业企业的关联度不高,缺乏指导学生进行工程实践的技能和经验。新建本科院校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大批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必须抓住专业课教师“应用型不突出”“双师型教师偏少”“双师技能不强”等短板,在校地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上做文章。新建本科院校有必要制定专业教师特有的素质标准,着重提出生产实践能力方面的具体要求,激励广大教师深入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参与行业企业生产过程管理和生产工艺设计,切实提高专业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特别是指导学生开展工程实践的能力。
发展之要。新建本科院校要有效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探索实践铸师魂工程、筑巢引凤工程、领航工程、青年人才工程和能力提升工程等,以担当社会责任的教育,培养担当社会责任的人才,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的改革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构建教师、学生和学校发展共同体。
应对之策
重引才、重育才、重用才
新建本科院校应认真把握好人才成长规律,采取切实可行的三大创新管理举措,既重引才,又重育才,更重用才,让教师队伍充满时代活力。
引才之策。首先,引才要有新思路。坚持精准引才原则、坚持人岗相适原则,坚持科学评价原则,切忌盲目引进、粗放型引进、重复引进,既重引进,又重管理。其次,引才要有新举措。多渠道揽才、多政策引才、多方式引才,不为所有,但为所用,不拘一格引进具有行业企业背景的“双师型”人才。再其次,引才要有新力度。重经费保障、重政策保障、重环境改善,助推人才实现创新创业梦想。
育才之策。首先,营造良好环境。针对“重硬轻软”或者“硬件太硬软件太软”的现状,丰富发展学校精神深刻内涵,积极涵养师生的人文情怀。整体设计学校理念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视觉文化,系统深入涵养大学学术文化。其次,搭建发展平台。搭建教学实践平台,让教师在生动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搭建研究平台,让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以科研反哺教育教学。搭建学习提升平台,鼓励教师进行学历提升,为教师职称晋升创造条件。最后,开展多元培训。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和载体,采取“请进来”“走出去”、集中培训、重点培养、线上培训、线下培训等多种方式,并为开展教师多元培训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经费保障和组织保障。
用才之策。首先,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学校对教师的学历、职称、专业、业务水平、工作态度、教学效果、兴趣、爱好、健康状况、个性特质等了然于心,精准用人;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和个性特长,提高人才使用效益,杜绝产生人才浪费现象。其次,量才使用,才尽其用。根据教师的不同素质、才识和能力,安排相应的教学岗位、科研岗位和社会服务岗位;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各得其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再其次,政策导向,激发活力。加快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步伐,通过公开选拔,竞聘上岗、轮岗交流等方式,促使教师合理流动,激发教师创造活力;调动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尊重教师合理诉求,增强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改进服务态度,增添创新举措,充分体现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导地位。
(作者系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副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