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13日 星期一
创新行业特色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陈群

    我国行业特色高校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行业化”办学,20世纪90年代的“去行业化”办学,直至21世纪第二个十年,在科教协同、产教融合理念的影响下,重新依托行业优势,推进特色化内涵发展,又兴起了“再行业化”办学的新动向。在一系列跌宕起伏之后,如何培养具有新时代特征的行业特色人才,成为行业特色高校亟待解决的紧迫课题。

    常州大学应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发展的需求而生,为服务地方发展而兴,肩负着为地方和石油石化行业培养一线工程人才的重任。建校四十余年来,学校历经江苏省政府和中石化联合办学、中石化直属办学、依托江苏省地方办学、江苏省政府与三大石油公司四方共建办学的办学体制更迭,坚持依托行业、立足地方,系统构建了校企深度联动、产教融合特色鲜明的化工一线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为石油石化系统输送了大批一线工程人才。

    突出项目驱动,重构“双链耦合”的课程体系

    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行业特色高校要培养具有行业定向性、学科融合性、实践创新性的新型高素质人才。

    首先,根据行业发展需求,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确立了石油石化类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即培养符合石油石化行业发展和区域社会经济建设需求,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系统的化学工程知识以及解决复杂化工工程问题的能力,掌握化工生产工艺过程和设备的基本规律及原理,能在化工、安全及环保等相关领域从事化工生产现代化控制与管理、化工高端产品和过程研究与开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其次,突出“创新实验项目链”与“工程设计项目链”建构,形成“课程+项目”新教学体系。2007年起,学校密切追踪石化产业技术发展,连续10年跟踪石化行业企业人力资源情况,研判石化企业岗位人才需求趋势,研究一线人才结构、绘制人才特征画像。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校企联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将企业实际生产项目、校企联合科研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持续拓展项目资源,建成由数理基础、化学基础、工程基础等5大课程模块、“化合物合成、组分分析、机理探究、过程强化、工艺优化、综合创新”等6类模块、435个“创新实验项目”以及“分子模型设计、动力模型仿真、设备设计、单元设计、车间设计、综合设计项目”等6类模块、208个“工程设计项目”组成的课程体系。创设“项目驱动·双链耦合”的“课程+项目”新体系,全方位提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

    强化能力导向,实施“双重训练”的情境教学

    行业特色高校培养的一线工程人才必须要亲行业、重实践、强能力,而项目化训练、情境化教学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构建项目化训练体系。学校坚持“源于一线、服务一线”,深研石化产业变迁内在逻辑,从石化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变迁出发,锚定一线工程人才创新能力、工程能力,系统构建了从科学认知到工程应用,从基础训练到综合设计、创新创业实践,以“创新实验项目链”“工程设计项目链”为核心的项目训练体系。深化项目的工程性、典型性、真实性、综合性和挑战性,提升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深度与效能。

    另一方面,实施情境化教学方式。注重将教师科研项目、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融入实验情境,组织创新实验项目训练,强调前沿领域、关键技术的探索;融入企业工程实境,组织开展工程设计项目训练,以创新能力赋能工程能力。引进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项目管理流程,规范项目教学实施流程,明确项目中储备、强化与补充知识点,研制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及交付模板,形成项目教学指导书,有效保障项目教学的创新性、知识性、规范性、实践性与可评价性。在项目评价环节,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实现由“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深度转变。

    推进产教融合,健全“双向协同”的支持体系

    行业一线工程人才的培养,最关键的是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创建以“多元融合、协同育人”为目标的保障机制,形成内生动力。

    一是建立校企密切合作的育人主体协同机制。行业特色高校与行业龙头企业应深度联动,把企业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和受益者,形成校企人才培养的“朋友圈”,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主体作用。校企双方按照“产学结合、资源整合、文化融合”的原则,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标准与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共建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技术转移、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等,推动学校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有效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实现学校内涵发展、企业发展壮大的共赢局面。

    二是建立校企共建共享的育人资源协同机制。一方面,促进校企骨干人员双向流动,以制度建设为引领,保障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的双向流动、两栖发展。另一方面,促进校企资源平台共建共享,充分利用校企协同办学优势,依托企业先进技术,共建适应产业新变革需要的实验中心和实践教学基地。

    三是建立校企同频共振的育人文化协同机制。融合产业“责任关怀”的理念与行业特色学校的办学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推动文化育人合作机制。推动教师、院系、学校管理部门和行业企业共同深化拓展改革领域,形成自下而上、多方协同的内生动力,切实推动多元协同育人工作系统化、常态化、科学化,保障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作者系常州大学党委书记)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