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06日 星期一
赣南师范大学
培养乡村美育教师 赋能乡村振兴发展
钟国芳 李喆

    “在聂耳剧场,一群充满活力的青年大学生正在紧张有序地排练庆祝建团100周年汇演节目……”自2011年以来,赣南师范大学连续12年受邀参加“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是仅有的一所连续受邀参演的地方本科高校。这是学校长期以来坚持“立足红土地办学、用苏区精神育人、为苏区振兴服务、做苏区精神传人”的办学育人成果,也是赋能乡村振兴、培养“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善于综合育人、具有乡村文化建设能力”的美育教师的重要“舞台”。近年来,学校探索形成了“三位一体+三台联动+三方协同”的新时代乡村美育教师培养体系。

    文化浸润,形成“三位一体”体验式情怀涵养教学新模式

    一顶红军帽、一支红军枪、一盏煤油灯……学校学生艺术作品展厅里正在举办“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红色文化主题作品展。活动吸引了学校400余名美术师范生参加,成为学校培养美育师范生的重要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又一载体。学校长期以来深耕地域文化、挖掘红色资源,重视教学改革实践,在体验中生情怀、在践行中促内化,形成了“文化浸润—课程涵养—实践历练”构成体验式情怀涵养教学新模式。开发了“江西苏区艺术”“赣南采茶戏”“赣南民俗艺术与田野采风”“客家民间美术”“客家方言与文化”等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课程融入美育师范生课程体系,学生从课程学习中体验与感知地域文化之美。近年来,学校依托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深度融合培育了一批批优秀教学研究成果。其中,在美育方面获批包括国家社会科学艺术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等在内的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20余项,获评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

    相濡共生,打造“三台联动”闭环式实践教学新样态

    2021年6月25日晚,入选国家2021年“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由赣南师范大学师生编创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在上海科技大学精彩上演。这是学校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有机融合培养乡村美育教师的重要成果之一。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学校探索形成了讲台练教法、舞台强技能、平台促教研“三台联动”的闭环式实践教学新样态。通过课堂内外“练、强、促”无缝对接,有效促进了师生教学相长,提高了美育师范生对乡村文化美的理解能力和乡村建设能力。学生先后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舞蹈“荷花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等。其中,美术专业在历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有13件作品荣获一等奖,位列全国高校之首。此外,学校音乐与舞蹈学学科名列全国高校学科水平排名第42位,进入排名TOP5%,是江西省仅有的进入此序列的高校。

    资源整合,构建“U(高校)—G(政府部门)—RS(乡村学校)”交互式乡村教师培养协同新机制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一阵阵悠扬的歌声从江西省定南县岭北镇中心学校传来,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支教学生邓鲜艳正在给一年级的学生上音乐课。支教是学校创新性构建“U(高校)—G(政府部门)—RS(乡村学校)”交互式乡村教师培养协同新机制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学校通过与地方教育部门、乡村学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地域优秀文化开发平台、田野考察基地、实习实践基地;开展音体美师范生实习支教、乡村学校校本研修、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地域特色艺术作品编创编排及节(剧)目巡演等活动,着力解决乡村美育教师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高校、地方政府部门和乡村学校无法共同发力的问题,让学生在不断实践中感受乡村美育教师实际工作生活,涵养学生扎根乡村教育工作的乡村情怀。近年来,学校共派出604名音体美师范生到乡村支教,有效缓解了地方乡村中小学美育师资紧缺的困境。

    在广大农村,学校培养的一批批美育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在岗位上辛勤工作、默默奉献。他们兢兢业业,扎根基层,开阔了乡村学生的视野,滋润着乡村教育的沃土,乡村的文明之光在他们的坚守和传承中越发闪亮。正如校长朱小理教授所言:“学校将充分利用地域文化优势,扎根红土地办学,在解锁乡村美育教师培养‘新模式’中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新动力’,在加强和改进乡村学校美育中贡献‘赣师力量’,在服务地方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担当培养乡村美育教师的‘赣师责任’!”(钟国芳 李喆)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1 赣南师范大学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2-06/06/12/ZGJYB2022060612_b.jpg 12 中国教育报 13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