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01日 星期三
勇当课改先锋 为听障学子终身发展奠基
——山东省青岛市中心聋校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录
耿晓丽 许力
服装专业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参加来料加工实训
烹饪专业学生参加“同盛源”杯第三届国际餐饮文化名厨大师赛现场

    山东省青岛市中心聋校成立于1945年,是一所集学前康复、小学、初中、高中、职业中专于一体的全日制综合性听障教育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357名学生。学校秉承“融合、健康,尊重、快乐”的办学理念,以培养残而有为的人才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听障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近年来,为了解决听障学生实习难、就业难、守业难以及职业教育与就业脱节的问题,学校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基于终身发展的听障学生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的教育教学成果,使听障学生有机会更加公平地参与社会,快乐地工作,有尊严地生活。

全面统筹规划

构建“四位一体”课程实施方案

    怎样通过课程有效提升听障学生综合素质?带着这样的思考,青岛市中心聋校在听障学生职业教育中,以思想为引领、具身为基础、能力为根本、发展为目标,创新实施“四位一体”课程方案。

    一是思想首位。思想首位是指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职业教育的全过程,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勤劳、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二是具身定位。具身定位是指课程设置与实施要考虑到听障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潜能、爱好与特长,尊重学生的差异,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实施“一生一案”教育,为学生量身定做个性化发展方案,知人善用、人尽其才。

    三是能力本位。能力本位是指在职业教育中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重点,围绕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与能力进行课程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是发展有位。发展有位是指在职业实践中,让听障学生通过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获得稳定的工作岗位,拥有守岗的能力,能够自主地争取岗位发展空间,干得好、留得住、发展好。

    此课程方案的实施,主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核心,注重科学性和人文性,突出目标的人文性;注重基础性和发展性,突出目标的发展性;注重适应性和超越性,突出目标的超越性。通过阶段能力提升,实现听障学子从学业到就业的平稳过渡,助力听障学子成就幸福人生。

聚焦能力提升

构建终身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学校在听障学生职业教育课程建设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示精神,以劳动教育为主线,坚持“三全育人”原则,关注听障学生当前与未来的发展,课程设置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贯穿听障学生发展的全过程。

    一是学前段。学前段主要以渗透劳动意识教育、个人生活起居技能教育为主,从听障儿童的生活自理着手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如独立就餐、穿衣、洗漱、如厕、安全卫生等。

    二是小学段。小学段低年级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中高段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结合青岛地域特点,以开展生活技能和劳动教育为主,主要开设家政课、农业劳动课、手工编织课、贝壳画等课程。

    三是初中段。初中段兼顾家政学习、校内外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教育内容,开展职业启蒙教育。主要开设厨政课、学工学农综合劳动实践等课程。

    四是高中和职专段。高中段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主要开设厨政课、学农综合劳动实践、技能兴趣选修课等。职专段重点结合专业特点,提高职业劳动技能水平。中职段学制3年,包括两年在校课程和一年顶岗实习课程。多样化课程体系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权。

    两年在校课程包括底蕴课程和适性课程。底蕴课程包括必修文化基础课程和辅修生存能力课程。必修文化基础课程包含文化课和专业修养课,设置了思想政治、语文、数学、体育、心理健康、信息技术、国学等课程,在职专段全覆盖教学。辅修生存能力课程主要开设厨政课和农业劳动实践等。

    适性课程涵盖主修专业职业课程和跨专业走班制选修职业课程。主修专业职业课程主要开设烹饪、服装、工艺美术3个专业。烹饪专业学习中餐热菜、雕刻冷拼、中西面点,服装专业学习服装缝制工艺、服装结构制图,工艺专业学习国画、电烙画、雕刻工艺、陶艺、面塑、年画等20多种工艺课程,每个专业都开设实训课。选修职业技术课程包含跨专业选修服装、工艺、中西面点专业课程。走班制选修(含普职融通职业课)电子商务、汽车美容、美容美妆、中西面点、咖啡制作、珠艺等课程。

    五是职后段。职后段课程主要包括就业后跟踪指导和技术更新指导服务等。学校跟踪学生就业后的稳岗发展以及岗位转换等情况,及时提供咨询指导。学校对用人单位也随时提供沟通服务和手语培训服务。

    此课程体系的构建,通过全学段劳动教育渗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针对不同学段学生成长特点,结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学习课程,在获得生存技能的同时,使听障学子更加积极、自信地面对今后的生活,为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立足实现就业

建立教学、实习、就业一体化育人机制

    工作中如何做到将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为解决听障学生职业教育教学、实习、就业相脱节的问题,学校以实践基地建设为载体,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实训实习,通过教学结合、产学研一体,使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巩固练习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质,使职业能力与未来工作相匹配,实现教学、实习、就业一体化有机融合、无缝衔接。

    学校引进岛城业界优势资源,聘请岛城烹饪界陈秀英、邴吉和等大师团队进课堂授课,成立了“业界名师工作室”。富有融合特色的校企合作实训站,覆盖校内外实训实习管理工作。烹饪专业依托学校食堂开设厨政课实训。服装专业与企业合作,进行来料加工等项目实训。工艺美术专业实训制作电烙画、珠链等多种工艺品,并通过电商选修课线上销售。汽车美容项目实训开展洗车、保养等项目,美容化妆专业承担校艺术团化妆等项目实训。校外实训则依托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进行。

    教学、实习、就业一体化机制打破了长期以来听障学生实习难、就业难的局面。听障学生与实习单位可进行双向选择,在顶岗实习期间通过多次评估综合职业能力,在主修和选修专业中选择实习岗位,签订实习协议直接就业,没有与实习单位达成就业意向的学生通过校园就业洽谈会再次择业。学校创新丰富的聋校办学模式,有效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着力融合发展

“五方协同”促办学质量全面提升

    为进一步巩固该成果育人成效,学校积极协调政府部门、企业、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协同育人,共同参与聋校职业教育办学,学校办学质量逐年攀升,不仅创新性地突破了听障学生实习难、就业难、守业难的瓶颈问题,而且收到了良好的社会综合效益。

    近年来,学生在技能大赛中获国家奖项两项,省级奖项11项,市级奖项60余项。学生姜馨田在2003年环球小姐大赛中获多项荣誉,崔方起在第八届全国烹饪技能竞赛中获银奖及国家奖学金。2017—2019年烹饪专业(含选修)学生全部取得职业资格证,121人获中级中西面点师资格,11人获高级中式面点师资格。10多年来,学生始终保持全部就业,开发了20多家实践基地,实习单位对听障学生给予了高度评价。

    自该成果实施以来,学校打造了一支敢打硬仗的专家型教师队伍。学校“聋校听障儿家庭的心理支持系统构建”获国家课题科研一等奖,“基于终身发展的听障学生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获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7项国家、省市级课题顺利结题,1项在研,发表论文多篇,出版《服装专业基础教程》等5部专著;获评1项市级精品课程,开发校本教材28册、微课百余项。

    截至目前,学校拥有8名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省市优秀教师,8名省市教学能手,两名“双师型”教师,6名学科带头人和大批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两名正高级教师和31名高级教师。工艺美术教师曲洪波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学校多次承办全国特教职业教育研讨会,并应邀参加国内外知名高峰论坛,校长刘本部作为“青岛市名校长”和“青岛拔尖人才”,通过“名校长工作室”的辐射,将学校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推介到国内外特教学校和姊妹学校,先后有160余所学校和机构来校参观学习职业教育教改的经验。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青岛日报、青岛晚报、都市便民报、半岛新闻、青岛新闻网等媒体对学校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成果进行了专题报道,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好评。

    随着教改工作的逐步深入,学校获得全国聋教育实验校、国家特殊教育改革试验区首批实验校、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特殊教育艺术人才培养基地等十几项国家、省市级荣誉。

    荣誉有顶点,追求无止境。课程改革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改的核心。站在新时代的起点,青岛市中心聋校将勇当课改先锋,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把学生一生幸福成长作为治学提质的动力之源,继续扎根课堂、躬耕教学,进一步开发更多适合社会发展和听障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职业课程,构建科学的多元评价体系,建立相关职业教育电子平台,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笃定前行。(耿晓丽 许力)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山东省青岛市中心聋校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录 1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2-06/01/12/ZGJYB2022060112_b.jpg 12 中国教育报 13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