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05日 星期四
挖掘“双节”文化内涵 创新多元育人实践
——山东省昌邑市中小学校“教育新动力”品牌项目建设实践
韩明东 侯竞竞 许文华 李绍军

    当前,探索县域中小学特色优质发展道路,提升县域中小学治校育人办学层次,正在成为城乡教育融合、乡村教育振兴、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课题。山东省昌邑市基于提升学校办学内生动力,培植学校特色教育品牌;打造优秀乡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探索学校现代运行机制,赋能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构建县域联动育人生态,提升区域教育综合实力,全面启动实施了60个“一校一项目一品牌”新动力系统项目建设。项目实施激发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动力,增强了学校整体创新供给能力,全面提高了学校的办学社会满意度和美誉度。昌邑市奎聚街道南隅小学注重挖掘中国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的文化与思想精华,开展“双节三段”项目化主题学习,实现“双节”传统文化优效进阶育人,深化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为项目实施的代表。

    “双节”融合推动课程育人系统化

    南隅小学育人团队注重精准分析学生的认知能力,深度挖掘节气和节日文化的内涵,开发涵盖学科知识的“双节镶嵌式”项目化主题校本课程。组建校外专家团队审核改革方向并提出建议;组建校内育人团队开展创新可行性、创新规划、主题设计、课程开发、作品展现、教学方法、动态评价、教师培训、学习资源等系列专题研讨,形成进阶学习有效性的基础共识。通过学校主导、家庭主体、社会协同“家校社”合力,依托“双节”公共育人课程资源网络平台推进实施,开展班级单元学习、家庭单元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等。利用思维导图、绘画、体育、摄影、手工、歌唱、阅读、征文、书法、劳动、实践、活动等方式落实,采用写实记录、档案袋评价、课堂评价、网络评价等多元动态评价方式,并将“争章育人”评价体系融入主题活动全过程。

    项目分段促进梯级育人精准化

    节气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了让学生学习、继承和弘扬节气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精准化育人,学校按照学生的发展特点,将小学六年学习期按两年一个阶段,分为低(启行——呵护兴趣)、中(智行——知识技能)、高(博行——志趣情怀)三个学段,实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完整发展。通过分层设计一个个“双节”的项目化主题,使不同阶段的学生经历合作中的冲突、观点的碰撞,学会探索、提出问题,并且学会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在每一个主题里让学生不仅掌握一年四季的变化规律和传统节日的独特含义,更重要的是学生会遇到各种新知识,例如:礼仪、习俗、饮食、茶、医学、健身、传说、诗词、散文等,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教会学生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融合。通过每个“双节”主题的实践活动,努力培养“知行合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拓展途径实施“双节”育人多元化

    为了提升育人实效,学校积极探索多元育人途径。打造了以“双节文化”为主题的文化长廊、二十四节气微型景观和以红色节日文化为主的红色文化墙、少先队室、党建室、班级文化墙等,组织全体师生开展“群策群力,打造学校制度文化”项目化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科技进校园、传承红色基因、雷锋志愿服务等系列节日文化建设活动。在农民丰收节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实践,落实“双节”主题实践课程,如剪纸、写春联、做风筝、皮影、实验等。学校大力推进网络育人,推动“双节三段”项目化教学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建立了“双节”主题的“物候启新”微信公众号平台,形成集“双节”主题资源、项目化教学设计、典型教学案例、学生作品、昌邑本土节气和节日微课、多元评价等于一体的教学评一致性网络资源,实现共享共用,推动“双节”校内外一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教学实践引领项目学习常态化

    学校积极探索项目学习常态化的应用,走进学科教学、课程改革、教学管理和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而改变师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将项目学习作为教学方法引进学科教学,探索基于情境和问题导向的跨学科学习法,实施大单元设计,开展跨学科教研。学科作业设计上减少巩固性、训练性作业,适当增加课前探究和课后拓展性作业。为了让学生能在项目化学习时可以随时查阅资料,学校有计划地开放了图书馆、实验室、综合实践室等资源。组织班主任研究创新“1+5”班级自主管理模式,1即在真实情境中确立一个核心问题,5即五个环节:头脑风暴、制订计划、具体实施、评价反思、修订完善,实现学生班级自治。学校“双节”教学实践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师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在潜移默化中铸魂育人。

    加快教育新动力系统建设以来,昌邑市逐步形成了县域中小学整体发展新理念,建立了学校发展和在地文化全链接,教师参与行动研究提升了专业能力,学生高阶学习发展了核心素养。下一步,昌邑市将继续基于新理念引领、新生态营造、新系统建设,加快培植学校育人特色品牌,提升区域教育发展层次,丰盈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生态。

    (韩明东 侯竞竞 许文华 李绍军)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