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前提。开展中外高校交通领域教育合作,对于推动欧亚交通走廊建设和沿线国家经济繁荣、搭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平台、促进中外学术科研合作、共同培养交通领域国际化人才等,具有长期和现实意义。
交通领域教育合作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主席指出:“丝绸之路首先得要有路,有路才能人畅其行、物畅其流。”设施联通是合作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道路通,百业兴”,交通运输肩负起了联通世界的“开路先锋”重任。
发展交通运输,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方面,交通运输行业承担了重要任务。“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多个重大项目顺利开工,“一带一路”沿线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密集铺设,标志着世界各国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可和支持,同时也对我国交通领域人才培养和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和中国铁路事业向国际化发展,势必需要更多的交通领域人才走出国门,投入“一带一路”宏伟蓝图之中。因此,开展中外交通领域教育合作是大势所趋。
俄罗斯、中亚五国、蒙古等国家是“一带一路”的交通枢纽和重要节点,深化与其教育合作,对于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各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共同制定欧亚交通领域人才培养标准、工程认证标准和铁路人才国际化培训规则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最终实现欧亚交通走廊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对接、技术标准融通和信息一体化建设等贡献力量。
中国是世界上高铁规模最大、技术最全面、运营速度最快、系统集成能力最强的国家。欧洲一些国家则在高寒铁路运营、航空和集装箱运输、信息传输处理和信息安全、北极航道海运等方面具有丰富的技术储备和经验。同这些国家开展交通领域教育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解决实际需求、破解关键技术难题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有助于培养交通领域急需的建设者,积极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人才来华留学,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以教育合作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
随着中国轨道交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高铁已成为世界公认的“中国名片”,代表着中国制造和中国速度的最高水准。高铁建设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向世界辐射,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高铁国际化发展对相关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的急迫需求。
近两年,中国高铁“走出去”步伐日益加快。高铁走向世界,是中国制造业硬实力的体现,同时也需要既了解合作国国情、语言、文化,又懂得高铁相关技术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他们能够与对象国开展具体深入的对话,展现中国高铁“高精专”形象,也能够向世界传递中国的亲和力,使中国高铁伴随“一带一路”倡议,共同获得世界的支持和认同。这样中国高铁才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得住、扎得深、走得远。中外高校交通领域教育合作的人才培养着力点正在于此。开展中外合作联合培养,一方面可以帮助人才学习掌握中外轨道交通专业知识、标准、规则,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深入学习了解当地的语言、文化、国情,建立与外国轨道交通领域专家、企业、机构的友谊,最终帮助学生走出国门,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高铁、铁路建设项目中发挥重要和独特的作用。
服务高铁“走出去”,需要教育打头阵。高校为中国高铁发展储备人才,应该充分发掘自身专业优势,寻求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合作,共同培养高铁建设急需的国际化人才。在此基础上,高校还要进一步开展重点项目研究,为企业开展短期培训等,为中国高铁“走出去”服务。
合作培养交通领域人才的途径
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应兼具语言能力、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中外教育合作围绕交通运输企业的实际需求,实施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强调情景式、实践式教学环境。通过引入真实案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实操能力,最终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境内与境外的无缝对接。人才培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掌握前沿实用的专业技术。高铁建设代表中国形象,培养高铁人才,要通过与企业合作,引入最新最实用的专业技术,并通过实操实践,使学生建立全面的理论知识架构并熟悉实际运用,让学生了解中国与国际轨道交通标准、规则等方面的异同。
掌握基本的协调管理能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情复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高铁建设对于协调和管理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应具备适应不同社会文化环境的综合能力。在专业课程之外,高校应邀请企业专家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情和特点,对高铁建设可能面对的内外环境进行梳理讲解,并为学生创造实地学习的机会。
具有较好的语言沟通能力。中外交通领域教育合作,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加强学生语言能力,帮助学生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风俗、价值标准和社会状况等,为学生将来从事高铁建设或者与当地企业合作等提供便利。
中外高校交通领域教育合作,必将伴随“一带一路”倡议,沿着中国交通领域国际化发展道路,不断前行、走向深入。
(作者单位系北京联合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