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基层
2022年04月11日 星期一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精准摸清教师发展痛点——
紧扣教师所需 赋能教师成长
本报记者 方梦宇

    “双减”下,教师迫切需解决的职业发展痛点是什么?课后服务是否会延长教师工作时间?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紧扣教师所需、赋能教师成长,作出了有力回答。

    “在校外培训虚火明显降温后,家长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学校,尤其是教师身上,期待加重,责任艰巨,加之家长对‘双减’的理解程度不同,家校沟通的难度陡然增加。另一方面,学生情绪疏导、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增加,使得班级管理的难度明显加大。”围绕聚焦的主要矛盾,合肥市六安路小学中铁校区邀请专业团队来给班主任教师做班级管理专业培训,定制课程,给予针对性的专业指导。

    如何与不理解工作的家长进行沟通?如何缓解孩子的抑郁情绪……根据问题所需而精准开设的课堂让班主任们大呼“过瘾”。承担班主任工作的陈晓艳在培训课上收获不少解决家校沟通“疑难杂症”的小妙招,表示“学校真正把实事做到了教师的心坎里”。

    庐阳区四十五中橡树湾校区校长曹敬芝坦言,直面中考压力,初中家长会更加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以前要提升孩子成绩,可以在课外增加辅导时间,但现在家长向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这是教师内心倍感焦灼的直接原因。”

    “45分钟的课堂时间必须‘萃’到极致。”这种强烈的渴求在学校的大组教研中得到了满足。“80后”教师葛平平坦言,“双减”实施以来,学校打破年级限制,让各年级教师共同教研,较好地解决了以往“被课本限制住教研框架”的问题,帮助教师在有限的教研时间内建构知识树,提升教研效率和课堂效率。

    “双减”后,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社团课是否会延长工作时间、增加工作负担?可否将机械的时间延长转化为教师赋能的平台?庐阳区作出了有效尝试。

    “学校鼓励我们结合课题自主开发社团课。”对该区南国花园小学教师郭莉而言,一周一次的课后服务社团课是让研究课题充分释放能量的极佳平台。

    2019年,郭莉参与的“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课题正式立项,但缺乏可以自由主导创作的实践平台。但因为校内课程都有规定内容和进度,不好穿插。她的课题研究一直“陷在瓶颈里,不得前进”。“双减”后,学校鼓励教师自主研发课后服务社团课程,让郭莉有了施展拳脚的平台。

    在校长方红的鼓励下,郭莉主导了四、五年级学生混班参与的思维导图社团课,有效突破了研究难题。每个学期,郭莉都会围绕一个研究点,在社团课中开展实践探索。这学期,郭莉将上学期社团课研究中的“思维导图读写结合研究”方向继续细化为“思维导图解决写作痛点研究”。

    “双减”之下,学校提供的平台致力于培养学习型、研究型教师,让教师自我成长动力更强了。在郭莉看来,不断被赋能的她正在新的舞台上绽放别样光彩。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