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17日 星期四
寓德于教 课程育人
——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语文课程德育渗透实践
殷雪萍
锡师附小学生开展“中华传统节日”主题学科活动
锡师附小学生走进稻田开展课程学习

    创建于1913年的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以下简称“锡师附小”)位于锡惠山麓、梁溪河畔,是中国历史上首批以现代教育理念创办的新型小学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学校就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与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开展“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德育活动。进入21世纪,学校又积极挖掘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寓德育于学校课程,于日常教学中培智育德,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育人考量

    践行立德树人

    锡师附小注重通过学科课程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多年的实践研究中,学校语文教师形成了这样的育人共识:语文课程作为文道融合的学科课程,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承担着课程育人的任务。首先,语文课程本身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包含着许多重要的道德教育因素,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对学生进行间接德育的主要路径。其次,语文课程教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语言文字是思想的载体,更是学生道德品质、综合素养、价值观念形成的文化依托,是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有效平台。再次,从语文课程在小学阶段课程中所占的时间比来看,它也是学生日常的学习内容,为德育渗透的实现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保障。因此,学校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有效进行德育渗透,润物无声,积极实现语文学科文化化人、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

    学校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语文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教师根据语文课程的特性,利用课堂教学、课程组织、活动展开等实践途径,引领学生通过熏陶感染,浸润道德氛围、促进感悟内化、涵泳道德品质、形塑综合素养、养正价值观念。

    课堂渗透

    涵泳道德品质

    锡师附小把课堂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主要途径。学校语文教师巧妙地利用识字、阅读、小练笔等教学环节,挖掘知识背后的“良知”,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进行德育渗透,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道德教育。

    在对话生成中浸润传统美德。课堂上,师生的对话交流是教学的主要环节。锡师附小语文课堂的德育渗透落实在师生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在生成知识的同时,浸润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如在教学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操场上》一课中的“跑”字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学生回答,“足”字像一个正迈开腿走路的人。教师再带领学生进一步观察,与学生交流,“足”字与其他生字交朋友的时候,就把长长的腿收拢了,变成汉字的一个偏旁——足字旁。教师适时指导道,“跑”这个字,左小右大,左边成为偏旁的“足”字变小稍上斜,最后的一撇一捺变成了一竖一提,真是懂得谦让的中国汉字。我们也要向汉字朋友学习,做谦让有礼的中国娃!在这一对话过程中,教师不仅引领学生学习了“跑”这个生字的书写规范,还让学生懂得了谦虚做人的道理,从小学习谦虚谨慎的传统美德,育德于教,润物无声。又如在教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我不能失信》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句话,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交流讨论。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对话交流,使学生感悟宋庆龄宁愿放弃去伯伯家看鸽子的机会也要遵守约定的品质,从而让学生明白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学生做守信践诺的人。

    在朗读感悟中涵养爱国情怀。在学校语文教学中,朗读课文是巩固知识、促进理解、实现迁移的有效学习方法。锡师附小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德育目标融入朗读训练,既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有效地实现了德育渗透。如在教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一课第三自然段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抓住“一动不动”“两只胳膊抱着腿”等词语感受奇石之趣、然后引导学生读好这些词句来领会奇石的有趣、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又如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梅花魂》一课时,教师引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在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时,通过对标题“梅花魂”的理解,体会外祖父的爱国情怀和坚毅不屈的民族精神。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化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

    在读写迁移中内化理想信念。锡师附小的教师认为,语文课程内容,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好素材,为学生的精神世界铺垫生命的底色。学校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充分提炼文本的德育因子,利用以读促写、读写迁移的方法,促进语文课堂德育目标的实现。比如在教学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童话《巨人的花园》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巨人对待孩子们态度的变化使花园变化的故事,体会与人分享才能得到快乐的道理。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写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学生充分交流,并深刻领悟“与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快乐”的人生哲理。以读促写,培养语文素养,将人生信念内化于心,课堂教学实现了培智与育魂的融合。又如在教学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感悟少年周恩来为祖国兴盛和民族振兴而学习的博大胸怀与远大志向;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少年周恩来将个人的学习与国家振兴大业紧密联系起来的家国情怀,以小练笔的形式记录自己的读书目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积极情感和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这其中,既有对课文词句的深刻研读和对人物精神志向的感悟学习,又有对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

    锡师附小的语文课堂教学,以渗透引领的方式,浸润传统美德,涵养爱国情怀,点燃理想信念,带领学生发现知识蕴含的美德,涵泳道德品质,实现语文学科育德养心的教育使命。

    课程体悟

    形塑综合素养

    在锡师附小,语文课程不仅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还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提供了真实的情境。如在学习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时,学校围绕《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设计“认识海洋”主题课程。教师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学生对一望无际的大海遐想联翩,千奇百怪的问题让教师应接不暇。学校应学生所需,特邀研究员为学生开展了“海洋知识知多少”主题讲座,带领学生了解海洋的形成和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明白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认识到目前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存。学生们认识到保护海洋的迫切性,决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由课文生发的课程学习,使学生在一个项目化的学习情境中了解更多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体悟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意义,形塑自觉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又如在教学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千人糕》一课时,学生了解了米糕的制作过程,也知晓了大米是制作米糕的原材料。学完课文后,学校组织学生去稻田、市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食材配送有限公司和学校食堂等地,了解一粒米从田地走向餐桌的漫长过程,实实在在地体会“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懂得珍惜粮食不仅是节约社会资源,更是对劳动的尊重。在这一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由课文学习初步认识大米,然后进一步经历参观访问等课程学习内容,了解粮食生产加工的不易,体悟珍惜粮食应该是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实现了语文课程对学生学科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双重提升。

    活动经历

    养正价值观念

    语文学科活动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掌握学科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学科学习方式。在锡师附小,语文学科活动特别注重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体提升,引领学生走出课堂,以校园、自然、社会为大课堂,在活动沉浸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养正价值观念。如部编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我是中国人,我爱学语文”。面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学校一年级备课组围绕单元主题设计了熟悉中国地图的学科活动。教师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运用读一读、拼一拼、画一画等多种方式认识中国地图,在做中玩、在玩中学,既提升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又点燃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还激发了他们爱国尚学的价值理念。又如三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为“中华传统节日”,学校三年级备课组以中秋节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在小组分工合作收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在课堂上集中展示、交流学习成果。活动中,经典曲目唱演、中秋诗词串烧、民俗风情体验等环节精彩纷呈;课前合作交流、课中欣赏评价、课后回味感悟,学生们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逐步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学校的学科活动既延展了语文课程学习的内涵,又实现了对学生价值观的科学引领。

    锡师附小将德育渗透融入小学语文课程实施的过程之中,使学科知识、技能的获得与德育目标的实现融为一体,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教育,产生“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实践分享

    把握渗透之度

    锡师附小语文课程德育渗透是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多年的实践研究过程中发现,要有效地在语文课程中实施德育渗透,还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语文课程教学要将德育目标的实现作为学科教学的重要指引,但需注意语文学科知识、技能教学与道德教育之间的张力,避免脱离语文教学内容进行灌输式的道德说教和主题升华,把语文课上成品德课,忽视语文课程的学科主要任务;其次,学校教师要深入钻研语文教材,准确把握文本所蕴含的情感价值与育人思想,确保德育渗透的精确性与针对性;再次,要关注学生现有的道德认知水平,勘寻适切的德育渗透策略与技巧,提高德育渗透的实效性。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锡师附小将持续深入挖掘语文课程的德育价值,寓德于教,使“育智”与“育德”在学科教学的相遇中相融相通、共生共长,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

    (殷雪萍)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