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17日 星期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六素同心 贯通融合” 培养“双创”人才
陈占军 彭秧锡 谭峰亮 文瑾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紧密对接区域特色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系统构建了“六素同心、贯通融合”创新创业“复合材料型”人才培养新生态。具体实践包括如下6个方面:

    确定以“三阶递进”为理念的培养路径

    第一阶段:面向低年级所有学生开展普及性“双创”理论教育,并同步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材料类专业基础课等课程。第二阶段:面向中年级所有学生开展引导型“理论+实践”“双创”教育。第三阶段:面向高年级所有学生开展深化型实践“双创”教育,结合学科竞赛、创业项目入驻孵化园。

    构建以“三点一线”为特征的课程交融体系

    立足地方电子陶瓷特色产业,充分发挥精细陶瓷与粉体材料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的平台优势,以课程思政为主线,重构思创融合、专创融合、文创融合的互融式课程体系。思创融合:结合地方特色文化,充分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和德育资源,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专创融合:院政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大幅增加实践课时,结合区域特色产业需求,开设“双创”训练项目。文创融合: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文化课程,举办明德读经班。

    构筑以“三方协同”为支撑的平台保障

    立足地方产业链,构筑“院院、院政、院企协同”的平台保障。院院协同:学生跨院组建CSC创业者协会,教师跨院组建“创业指导教师联盟”,学校跨界组建创业供需产业链平台。院政协同:与地方政府部门共建先进陶瓷现代产业学院等3个省级教学科研平台。院企协同:与地方企业共建、共享材料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等3个省级平台,共创实习实训基地,共筹正阳大学生创业基金会。

    铸就以“三界同频”为主体的全员育人共同体

    结合地方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铸就“校内导师、企业导师、校友导师”的全员育人“共同体”。校内导师:筑巢引凤,强调企业经验和创业经历的人才属性导向;实施“双师双能型教师工程”等提升材料类专业教师的“双创”教育水平;实施“教学科研团队工程”,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校内导师团。企业导师:通过短期聘用等方式柔性引进企业人才、借助合作研究邀请企业技术高管合作授课、依附院企协同平台建立“以岗导学”企业导师制。校友导师:成立院级校友会,搭建校友与在校生的沟通平台,组建一个跨行业、跨层次的校友导师团。

    营造以“三种文化”为熏陶的“双创”育人氛围

    结合地方特色,营造以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和互联网文化为熏陶的“双创”育人氛围。充分挖掘与弘扬梅山“和乐”文化、曾国藩国学文化、蔡和森等革命先烈的红色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通过实习见习、校企合作课程周,进一步感受企业文化;以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传播媒介,向学生推送当前材料科技前沿动态、“双创”赛事直播、创业成功典型案例等。

    落实以“多维立体”为导向的评价反馈机制

    建立“多维立体”的评价反馈机制,持续改进“双创”教育生态。多维评价指标:紧扣“双创”教育人才培养总目标,从教育教学、组织机制、“双创”生态等方面综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多元评价主体: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学生、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评价主体。丰富评价方式:采用结果与过程评价、定性与定量评价、短期与长期评价等多方式并举评价“双创”教育培养目标的达成度。

    “六素同心、贯通融合”材料类“双创”人才培养新生态的构建,不仅丰富了学院的教育教学资源,对助推地方材料类人力资源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陈占军 彭秧锡 谭峰亮 文瑾)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