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16日 星期三
世界一流大学高地: 中国“双一流”建设的新方位
——评《世界一流大学高地研究》
瞿振元

    世界一流大学为什么会主要聚集在波士顿、伦敦、柏林等国际知名的中心城市和重要区域?这些城市和区域是如何与世界一流大学互动的?政府和市场的力量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点建设又将走向何方?这是历经四期“211工程”、三期“985工程”、一期“双一流”建设后,摆在我们面前并且亟待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

    近读王战军教授的专著《世界一流大学高地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对如何回应上述问题颇有启发。该书选取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俄罗斯和中国等7个国家作为研究案例,综合考虑经济、政治、规模、历史、文化等因素,遴选纽约、波士顿、洛杉矶、旧金山、伦敦、东京、巴黎、柏林、莫斯科、北京、上海、武汉和广州等13个典型城市,系统梳理了上述国家和城市集群的76个世界一流大学案例,研究了世界一流大学高地的发展经验、成长规律、外部贡献、科教引领,分析了世界一流大学与所在城市或区域之间在历史、文化、科技、经济、政治、社会、教育、军事等8个方面的内在关联、互动耦合情况。作者从多维度、多层次、多视角探讨了世界一流大学高地的现状、特征及其形成与发展规律,回应了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走向问题,明确指出中国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地将形成世界一流大学新高地的发展走势。

    随着我国“双一流”建设的持续推进,人们的视野在不断拓展,从希望国内若干所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到建设更多高水平大学,再到建成高等教育强国;人们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从国内看到国外,从现实追问历史,寻找高等教育由弱到强的规律,探索前行的道路。《世界一流大学高地研究》一书的突出学术贡献在于系统说明在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的集群化发展趋势,进而会形成若干世界一流大学高地的战略发展走向。

    高等教育的集群化发展,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国内外概莫能外。自然条件、文化历史、经济水平、产业结构、人口分布、管理体制、区域治理、开放程度、国际环境等诸多因素都会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影响。所谓“天时、地利、人和”,都是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的原因。正如书中指出的那样:“优越的地理环境是世界一流大学高地形成的重要基础”“深厚的文化积淀为世界一流大学高地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当然,国家发展战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因素是其最重要的因素。

    今天的高等教育发展不过是起伏跌宕的历史长河中一朵浪花,但它却折射出了一个重要现象。大家都已注意到,近现代以来,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相继成为世界科技中心。而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与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密切联系,甚至可以说是同一件事情。而人们在注意到这种国家间依次转移的时候,对一个国家内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并且形成若干高地的现象及其原因却少有关注。王战军教授的研究正在于突破以国家作为分析单元的思维惯性和研究局限,开拓性地分析了在这些国家内的高等教育集群发展、进而形成一流大学高地的发展走向。我认为,这是作者最重要的创新之处,值得我们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过程中高度关注。

    作者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复兴之大格局,对我国的北京、上海、武汉和广州等四地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状况、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作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对它们成为世界一流大学高地充满期待,并提出了积极的建议。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这些重大战略,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事,而且是高等教育的事,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事,必然会有力推动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从而形成若干区域高校集群,产生若干世界一流大学高地。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布局和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态势,作者从国家、省域和高校三个层面提出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高地的发展路径与未来展望。作者建议:当下,在国家层面,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家中心城市具备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高地的有利条件,尚需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在地方层面,尚需加强政策交互、经济互动和文化交融,促进世界一流大学与城市集群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在高校层面,尚需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以引领提水平,使世界一流大学高地成为实现国家崛起的强大支点、促进高等教育变革的关键节点、培养卓越人才的重要基地。这些政策建议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积极采纳。

    本书不仅在学理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世界一流大学高地”的新概念,系统考察了全球范围内世界一流大学高地的发展历史、形成机制,而且在实践层面深入探讨了世界一流大学高地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为我国世界一流大学高地建设提供了典型示范。尽管这个研究才刚刚开始,一些问题的探讨还有待深化,诸如计划和市场、治理关系、学校行为、学科布局、区域协调等都还需要深入研讨,特别是结合中国国情的路径方法等还有待继续深入探索,但是,已有的研究将对我国“双一流”二期、三期建设,对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