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双高”计划和职教本科为契机,以质为本、以生为本,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为突破口,全校上下共织“三全育人”无形网,覆盖全校师生、覆盖所有区域、覆盖所有时段。学校党委系统谋划、精心组织、一体推进,全力推进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课内课外 互补式学习
课堂内,学校的所有专业课程都实行课程思政,教务处每年组织教师的教学比赛、教案评比,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检查教学设计中课程思政的内容,以此激励专业课教师注重育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则加大思政课教学改革力度,以思政课引领全校所有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改革,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堂外,全校近百个学生社团策划和组织的学生课外活动精彩纷呈、应接不暇:舞蹈啦啦操、诗歌社、书画社、跆拳道、工业机器人、电器修理、模拟飞行器、自动驾驶等,用兴趣和热爱编织每个人的职业梦。团委学生会带领学生参加“三下乡”、扶贫助困、志愿活动,高举红旗,身临其境体验红军长征、参观红色基地、瞻仰革命先辈,赓续红色血脉。
段前段后 跟进式指导
学生入学后,学校按照不同年级划分为不同学段,学生在不同的学段都有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班主任、辅导员会经常督促、指导学生盯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学生遇到各种困惑和难题,也会及时和班主任、辅导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学校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按照1∶200的比例配备辅导员,制定一系列配套措施,解除辅导员的后顾之忧,为他们的晋升发展提供多种选择,让辅导员安心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增多,为了有效消除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学校按照1∶4000的比例专门配备5名心理健康辅导教师,既开门义诊又为学生个人隐私保密。学校通过学生入学初的心理普查情况,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学生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心理健康教师会有针对性地介入、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努力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
校内校外 同向式熏陶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工业为自己的鲜明底色,强调学生的职业技能。2021年在校园内新建了“工业文化大观园”,充分体现学校厚重的工业文化底蕴。“工业文化大观园”按照“一轴二廊十二景”进行总体设计,“一轴”是以学校广场即重庆工业文化轴作为主轴,“二廊”是工业文化长廊和工匠精神长廊,“十二景”指校园内的12处美景,包括云蒸霞蔚、荷塘遗爱、梅颦醉苑、文存机制、春华秋意、鹤音绕梁、仁睦遗风、两江揽胜、银燕掠影、橡拾旧事、浅山醉瀑、时光倩影,每一处美景都赋诗一首赞美此景。
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专业技能的相关理论,还要经常去校外工厂、车间从事实习、实践,接受师傅的技能操作指导和工作环境的企业文化熏陶。
学校加强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共同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学校聘请企业的师傅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配备指导师傅。学校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打牢学生的职业基础,企业通过企业文化和具体的技能操作熏陶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技术水平。
线上线下 泛在式育人
学校秉承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坚持线上线下全覆盖,让育人无处不在,日积月累、久久为功,不断提升育人效果。
线下,学校不间断地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兴趣技能活动、劳动实践活动,邀请工匠大师、全国劳模、杰出校友、著名企业家、文艺戏曲表演者进校园,用正能量的创业故事、高雅文化熏陶学生、感染学生;线上,党委宣传部组建一支网络文化创作队伍,用诗歌、小说、绘画、红色故事、电影、音乐等多种艺术方式,不断更新网络作品,通过重工APP、微信公众号、班级群等向大学生推送优秀文化作品,用红色文化提升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影响力、感召力,用正能量传递主旋律,提高向心力、凝聚力、发展力。
学校把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全面融入线上线下的育人系统。学校坚持每一个岗位都蕴含着育人的元素,每个人都有育人的职责,只要与学生接触的地方都要实施积极的育人行动,用纵横交错的“三全育人”之网覆盖到每一名师生、覆盖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覆盖到学生的每一个成长时段,努力提高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育人实效。
(金正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