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以培养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重点,通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在幼儿主题游学活动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旨,研究开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德育一体化育人课程,促进幼儿在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游学活动中学会求知、共同成长,促进幼儿全面多元发展。其中,以寒亭区机关幼儿园为代表的幼儿园,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幼儿教育的内涵、价值、开发路径等方面的思考,通过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并结合园所实际,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帮助幼儿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开发区、市、省三级精品游学课程
一是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团队。成立幼儿游学项目组,对项目组成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创新性地开展“民间艺术进课堂”和“阳光课堂走进杨家埠”等艺术教育活动,把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家埠年画及享誉海内外的潍坊风筝制作引进幼儿园,并把游学活动拓展到杨家埠风筝场和年画作坊。
二是精心选择幼儿游学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充分挖掘校园周边、寒亭辖区、潍坊市内、山东省内的优质资源,精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根据课程设定的模块分类,开发区、市、省三级游学旅行课程,形成了以寒亭区杨家埠艺术大观园、潍坊风筝博物馆、济宁曲阜“三孔”、泰山游学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游学体验。
三是深度挖掘特色文化教育资源。以风俗礼仪、传统艺术、传统语言和文学、民间游戏为载体,在游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为幼儿健康快乐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编写符合不同年龄段幼儿认知水平和能力的传统文化园本教材,先后开发了“画年画 放风筝”“禹王湿地 游一游”“博物馆 寻古今”“孔孟之乡 儒学经典”“五岳泰山”“探寻泉城济南”等幼儿游学旅行课程,目前,寒亭辖区内幼儿园都构建了完整的区、市、省三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游学课程体系。
幼儿游学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结合
一是精心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游学课程路线。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不同游学路线和个性化游学体验,让幼儿接触和学习诸多历史文化知识,并通过教师讲解路途中所见所闻,帮助幼儿触摸历史的脉络,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震撼,使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引发幼儿探究背后历史文化内涵的兴趣,使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更全面的了解,让每个幼儿都能体会到游学的快乐。目前,全区开展幼儿游学体验活动100余次。
二是突出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按照重素养、分层次、有主题、有目标的原则,突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游学体验,以潍坊市寒亭区古寒国历史与民俗文化为依托,将历史传说故事融入游学课程,以游学促传承,开发嫦娥主题游学体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性发展找到了新的“打开方式”,挖潜文化底蕴,激活民俗传说传承因子。
三是构建以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为主体、社会实践活动和家园共育游学活动为辅的育人框架。构建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课程实施模式。在游学的实施过程中,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在亲子活动中打破彼此隔阂,父母全身心真诚陪伴,在活动中传递无声的爱。家长参与游学课程各项工作,利于汇聚家长智力资源,促进游学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
幼儿游学课程与品格素养的有机融合
一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中养成良好行为规范。在实施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中,通过集体生活、团体合作,培养提升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与能力,健全人格,提高幼儿文明素养,让幼儿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养成“自信、主动、坚持、乐群、互助、合作、分享”等品质,为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中实现全面发展。通过游与学的新颖学习模式,让幼儿更感兴趣,促使幼儿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让他们更具有研究力和创造力,帮助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心中有梦,眼中有光,眉间有笑,脚下有路”的儿童。
三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游学课程评价中实现双向发展。以幼儿成长为指向,关注幼儿每一次表现及活动过程中价值观的形成,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个体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力求让幼儿在游学中得到科学和人文两个层面的双重收获,促进游学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
(郭立欣 尹秀春 李延杰 贺晓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