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人才是实现国际化发展、提升国家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倡议和“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急需大量的外语人才,其中俄语人才居于重要地位。俄语国家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合作伙伴,中国与这些国家能源项目的顺利实施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自2003年办学伊始,逐渐形成了“俄语+英语+能源”的特色办学模式,并立足国内外新形势不断发展完善。俄语专业的办学特色曾受到教育部门的充分肯定,对未来俄语人才的培养向着懂俄语懂专业的目标发展有很好的启示。
以语言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听、说、读、写、译是外语人才需要具备的基础语言能力。目前,国内有179所高校开设俄语专业,“零起点”学生是重要生源,占各校总招生人数的90%以上。因此,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以“基础俄语”课程为例,“基础俄语”是面向本科一、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教材共4册,内容涵盖俄语语音、基础词汇、对话和课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围绕这一知识能力目标,针对学生“零起点”的特点,从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和学习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促进课堂知识内化吸收。首先,在课堂内容讲授上,以音视频、图文和故事等多模态方式导入相关主题,启发学生思考;以听、说、读、译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涉及的重点词汇及其搭配用法,同时通过情景举例展示相关词汇在现实生活场景中的应用,完成语言知识点的初步内化;之后以重点词汇为节点绘制思维导图,搭建课文内容的主体框架,要求学生以此脉络为线索转述课文,训练学生的语言复述能力和创造性综合思维能力。其次,在课后作业布置上,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学生以小组研讨学习的形式,以课程主题为素材编写脚本,拍摄相关视频对话,并提交至网上课程平台,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在学习评价上,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分有机结合,从课堂参与、课程阶段性考查、课后作业完成等多维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体现学习的过程性考核。
以专业特色打造为核心的课程与教材优化
俄语国家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因此各俄语专业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不断发展和强化专业特色,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俄语人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作为一所国家能源领域的战略高校,在石油石化等能源学科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俄语专业依托学校优势学科探索出“俄语+英语+能源”的复语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有效支撑专业特色建设,逐渐打造出系列特色核心课程,如“能源俄语阅读与翻译”“石油俄语翻译”“俄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等,保障学生兼顾学习俄语与石油相关文化知识。同时,以跨学科导师组合作授课的方式,开设“石油地质勘探概论”“能源技术概论”“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等专业选修课程,拓展学生相关领域的知识面。此外,自主编写《石油工业俄语阅读》《石油工业俄语阅读与翻译》等系列教材,在自编教材的基础上实时更新教学素材,力求展现俄语国家能源发展的新方向。不仅如此,俄语专业还十分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利用暑假小学期和校企联合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形式,开设相关专业实践课程,让学生形成对石油石化等行业的初步认知。目前俄语专业拥有6个实习实训基地,其中上合示范区管委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能源人文研究中心属于地方政府部门与高校、校企共建基地。该中心致力同上合国家开展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交流和智库研究等方面的合作,为中国石油大学学生,尤其是俄语专业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实践机会。
以综合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师生协同发展
外语类专业师生具有天然的语言优势,应当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的重要力量,因此在外语专业育人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而且还要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设置上不仅涵盖外国语言与文学、区域与国别以及中国语言文化等知识模块,还增设“程序设计”“形势与政策”“跨文化交际导论”等课程,旨在拓宽学生人文领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与跨文化对话能力;为实现对学生的跨学科培养,学校设有工程管理、法学等辅修学士学位,同时不断推进微专业建设,俄语学生可通过微专业修读其他专业课程,全面提高知识素养和跨学科知识水平;为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俄语专业一直重视发展国际化办学,于2005年同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了较完善的3+1、2+2、1+1联合培养办学模式,为促进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提供了保障。此外,俄语专业还注重教师教学科研素养的提升,不仅每年聘请国内外语言学、文学、翻译学、能源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座谈交流,还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和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旨在拓展教师的学术视野、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目前俄语专业教师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和教学改革项目7项、厅局级项目30余项,发表国内外高水平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10余部,逐渐形成“一带一路”俄语国家的能源舆情与文化研究学术团队。为提升俄语专业特色课程教学能力,采取“内外兼顾”的模式,一方面,鼓励教师在能源、经济、法律等领域继续深造,培养本专业复合型教师;另一方面,聘请外聘教师讲授专业性课程,同时加强同外籍专家在教学和科研上的互助互补协同合作,共同完成项目申报与科研成果产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在语言人才培养方面的系列探索,取得显著成效。近3年,学生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特等奖1项,获评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1篇,获“相约上合杯”演讲比赛一等奖3人、全国高校俄语大赛奖项4人、全球俄语翻译大赛二等奖以上5人、中俄奖学金项目留学6人、国家奖学金7人,近5年专业就业率保持在89.32%。此外,俄语专业师生还积极服务地方工作,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及电影节期间,90余名师生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受到上级领导感谢表扬。
(孙淼 孙大满 赵婷廷 林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