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施“双减”政策,有效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实验小学在“HE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构建了“FOR-U”课后服务体系,给学生作业负担做减法,给教育质量做加法,为每一名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
“HE教育”引领
寻求特色发展
惠济区实验小学是惠济区政府部门于2010年投资兴建的一所现代化完全小学,于2011年9月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基于学校的历史积淀、区位特点和发展定位,惠济区实验小学将学校的教育价值观凝练表达为“润泽人人、惠及家家”的“HE教育”。
究其内涵,“H”是“惠”的拼音首字母,指代惠济区;“E”是英文单词Experimental的首字母,是实验的意思,指代实验小学;缩写“HE”指代惠济区实验小学,也表明惠济区实验小学作为区域的窗口学校,不仅成为能够代表惠济教育的品牌学校,更要探索可以辐射、带动区域教育发展的经验和路径。“HE”在英文中译为“他”,指代每一名学生。“HE”是拼音中的“he”,代表“黄河”的“河”、“核心”的“核”、“合作”的“合”,将黄河文明的元素融入学校教育,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基于核心素养重构学校教育系统,让核心素养能够在校园里、课堂上落细、落小、落实,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寄望在合作探究中形成合作素养。
基于此,学校根据低、中、高3个学段的学生发展特征和发展需求,以“五育并举”、立德树人为原则,确立了“自主(自爱自立、坚毅乐观)、乐群(感恩友善、合作担当)、明理(理性思维、勤于实践)、求真(乐学善学、探究创造)”的培养目标,从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制定学校的课程目标,推动实现实验小学的实验性、先导性与示范性,进而实现“办一所让生命精彩绽放的学校”的愿景,完成“为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重要使命。
创新“课后服务”
推进素质教育
“双减”背景下,面对如何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问题,惠济区实验小学认为,学校整体规划是方向,教师素质提升是核心,服务提质增效是关键。围绕课程目标,结合办学特色,学校成立了课后服务校级统筹规划中心,对课后服务工作进行全面规划,构建了“FOR-U”课程体系,以更加多样、适切的教育服务供给,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需求。
“FOR-U”课程蕴含着学校的教育哲学,即“每一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名学生的个性都应该得到尊重”,也体现了学校课程的核心理念,即遵循基础性、开放性、探究性的原则。据了解,学校在“HE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以课后服务时段学生作业完成率、作业布置的类型和难易度为着力点,慎思“作业管理是否精当”“作业设计是否精心”,从“思想关”“数量关”“质量关”三方面优化作业管理,结合教学的重难点统筹基础性作业、丰富实践性作业、精化分层作业,精心设计“菜单式”个性化作业单,基本保证每一名三至六年级学生均能在校完成作业(一、二年级没有书面作业)。
此外,学校将每周四下午的课后服务时间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建构了七大学习领域(语言学习领域、数学学习领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领域、艺术学习领域、体育与健康学习领域、科学与技术学习领域、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学习领域)与84门校本课程。同时,学校还通过书法课程、故事课程、成语故事等,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并通过举行“经典咏流传、成语故事大赛、赛书会、全员运动会、特色阳光体育大课间操、体育趣味课课练”等,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平台,助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坚持推陈出新
建构志愿“联动”
为促进课后服务的规范开展,惠济区实验小学合理引入家庭、社会等外部资源,推出“家长进课堂”项目,由班主任协同家委会一起制订学期课程计划,安排有一技之长的家长志愿者加入课后服务团队,积极发挥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建立可行的参与机制,促进家校共治,有效解决学校师资不足的问题。
同时,学校建立了“征求—反馈—整改—落实”的沟通闭环机制,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教师家访、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常态化向教师和家长征求意见、建议。修订课后服务绩效考核工作方案,将家长评价、学生评价和学校评价一并纳入对课后服务的考核,保障课后服务质量。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惠济区实验小学的课后服务既对学生进行课业辅导,减轻了课后作业压力,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努力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总体来说,学校以学生需求为本,用爱与关怀点亮学生的童年与未来,实现了学校文化基因与血脉的传承,也推动学校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不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田郑敏 侯明璐 王葆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