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指导方针,紧跟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布局,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全面提升人才创新能力为宗旨,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四四一”创新教育改革为载体,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新教育教学新体系。
加强顶层设计,探索“四四一”创新教育改革新格局
2018年,学校启动“四四一”大学生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四维一体”“四年进阶”和“一体多元”的创新教育模式,即构建由创新教育课程平台、素质拓展创新教育平台、产学融合创新教育平台、学科竞赛创新教育平台组成的“四维一体”教学平台,开发由创新基础课程、学科创新课程、专业创新课程、综合创新课程组成的“四年进阶”创新课程体系,实施“一级多元”的创新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构建“四维一体”创新平台,重构创新教育新框架
第一维度——创新教育课程平台
自学生入学至毕业,由基础到专业进阶开设各类创新课程,在通识教育类课程中设置创新基础课程,在学科基础类课程中设置学科创新课程,在专业教育类课程中设置专业创新课程,在集中实践类课程中设置综合创新课程。
第二维度——素质拓展创新教育平台
学校出台《河南工学院本科生创新创业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等文件,建设创新课程类、科技创新类、创业实践类等模块,要求学生修满至少4个学分。
第三维度——产学融合创新教育平台
以数百家校企联合办学董事单位和协同创新创业中心入驻企业为依托,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教育体系。深入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在创新教育引导、项目孵化、成果转化等方面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第四维度——学科竞赛创新教育平台
学校出台《河南工学院本科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鼓励全校师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开发“四年进阶”课程体系,培养专创融合新人才
开发创新基础课程。第一学年,通过“大学生创新基础”与“创新思维训练”创新基础课程,使学生初步掌握创新教育基本理论和方法。
开发学科创新课程。第二学年,在学生已经具有一定创新思维与创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创新理论和方法及学科专业知识的能力。
开发专业创新课程。第三学年,面向不同专业学生设置对应的专业创新课程,将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
开发综合创新课程。第四学年,结合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开发综合创新实践课程,强化创新教育过程中的实践训练。
实施“一体多元”评价体系,确立创新评价新标准
教师教学创新评价是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学校在学生评价、专家评价、院部评价的一级指标基础上,从“理论教学创新、实践教学创新、创新课程、‘双创’成果”4个方面对教师教学创新进行全方位评价。
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是创新教育成果的重要体现。从创新课程考核、素质拓展活动、产学合作创新、社会实践认定、学科竞赛等多个角度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成果。在通识教育类课程中设置创新基础必修课程2学分,在学科基础类课程中设置学科创新必修课程2学分,在专业教育类课程中设置专业创新必修课程2学分、素质拓展课程4学分。
集聚创新活力,彰显“四四一”创新教育改革新成效
创新教育课程建设见成效。自2018年起,学校分4批建设了“电子设计创新”等62门创新课程,完成612项课程创新项目,建有国家、省级一流课程14门。
创新教育师资队伍成规模。出台政策支持创新教师团队建设,通过“传帮带”促进师资队伍持续发展,已建设由教学效果良好的200余名优秀教师组成的创新团队。
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结硕果。学校成功入选国家教育部门第二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建成河南省大学生众创空间、河南省创新方法培训基地等创新实践基地。
创新教育大赛成绩创新高。经过3年的创新教育改革与实践,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奖项64项、省部级奖项783项,在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赛事中实现了国家奖项的重大突破;获批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数量迅速增长,2020年成功获批河南省创新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刘莉莉 董作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