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进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重庆市沙坪坝区儿童艺术学校作为重庆市仅有的一所以“艺术学校”命名的公办普通小学,从1943年创建至今,始终秉承“艺术立校,以美育人”的办学理念,用适切的方式培养每一名学生。学校坚持“以课程为中心,以文化为纽带,以艺术特色引领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办学思路,落实以美育人、以艺术引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学校走出了一条“面向少数人的艺术教育—面向人人的艺术教育—审美文化构建—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教育路径,聚焦“双减”政策背景,全面推进“五育并举”,深入实践“以美育人”的教育探索。
以多样化艺术课程为抓手
丰富美育载体
课程是教学的核心。因此,学校提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系(系统),人系我恒(坚持)”的课程发展策略。横向上,学校开发了“以美立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育美,以美促劳”的德美、智美、体美、艺美、劳美的课程体系;纵向上,学校细化出学科拓展和活动拓展两大类课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童美课程体系,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
学校的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把课程作为学生审美素养成长的跑道。学校的艺术学科课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国家艺术课程,另一部分是艺术学科拓展课程。根据课程标准,学校8∶00—15∶30,完成国家艺术课程和必修的拓展课程,如:音乐、美术、书法、形体课等,每名学生都学习必备的审美知识与艺术初步技能,培育必备的审美能力。每天15∶30后,配合“双减”政策的落地,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了多种选择的艺术学科拓展课程和课后延时服务。学校充分挖掘校内外可利用的资源,突出学生兴趣培养,打造课后多彩服务课程,既让家长放心,又增强了学生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对于艺术学科拓展课程,课程分五大专业、26个门类、40多个班级,分门类、分层次按年级开展。并且学校坚持小班化、分层教学,学生进行“走班”选课,每个人一张课表,6年的学习人人都至少选学一门艺术专业课程。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学校进一步深化课程结构体系,实现了国家课程优质化、校本课程特色化。艺术类课程向其他类渗透,增设了语文类(丰富学生文化底蕴的阅读课程、诗词课程)、数学类(数学文化课程)、综合类(学生喜爱的电影课程、馆校课程、国学课程等)。学校通过定书目、定时间、定评价方案,明确课程的开设方式,设定每一名学生6年必读的48本课外书、6年必背的240首古诗词、6年必看的48部影片。学校每年还组织诗词大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竞争意识,建立荣誉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此外,学校借助改革艺术课程评价,完善美育课程体系。例如,学校组织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进行音乐、美术国家课程的线上艺术素养测评,利用大数据题库进行综合性评测,以分数形式呈现,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状况,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学校艺术普及教育工作。同时,学校在艺术课程学生评价上还特别突出专业性。2022学年,器乐专业鼓励学生人人考级,毕业学生要求达到6—10级;舞蹈、声乐、足球、艺体专业学生要求人人展示;美术专业的学生要求获奖面达到50%以上,并进行全部展示。
以多层次艺术实践为路径
提升美育实效
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有艺术特长、全面充分发展的人。学校用心设计各项艺术实践活动,与学生共同收获快乐与成长。
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学校对艺术实践活动的层次进行了区分,分为面向人人、面向班级、面向年级、面向优秀。特别是期末汇报演出,是学校艺术实践活动的一个亮点,每学期期末进行展示汇报,上学期是人人上台,下学期是精品创作。学校还开设了面向人人的新年音乐会、校园集体舞,面向班级的班级合唱、班级器乐、课本剧,面向年级的小课题展示、综合实践活动等。例如美术班的学生把这一年的优秀美术作品,做成台历进行义卖,然后用义卖收入为奉节学校的学生购买校服。学校通过这种多层次的艺术实践活动,惠及面向班级的50%以上学生,面向优秀学生的比例占10%,而且这部分学生都能达到在重庆市艺术节展演获一等奖的水平。
同时,学校还将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学校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创作了大量艺术作品:《移民娃娃搬新家》讲述当年重庆三峡大移民,《民工子女上学校》歌颂了教育均衡,《江妈妈,我们对您说》继承革命先烈遗志,《采花花》传承民歌民调。另外,学校还拥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包括阅读社团、美术社、四川清音社、民乐团、合唱团、舞蹈团等,除了艺术节,还有科研节、阳光体育节、班级足球联赛等,尤其是磨漆画和清音,是属于学校特色的非遗项目实践。正是这些丰富的校园活动唱响美的“旋律”,让学生在交流和分享中获得赏心悦目的感受,进而激发审美、创美之欲。
通过加强社团建设,不仅收获了丰硕成果,而且经常活跃在各种展示平台上。2019—2020学年,学校小荷民乐团参加国际交流两次、全国比赛两次,在重庆市打击乐协会举办的迎新演出上精彩亮相;社团成员还受邀参加了重庆市广播电台的专场采访,得到广泛赞誉。民乐团学生还参加了“2019白鹿国际青少年艺术节”,小荷民乐团小分队甚至赴英国参加爱丁堡国际艺术节。2019年11月小荷民乐团荣获教育部门主办的首届“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一等奖和特等奖,得到专家评委们的高度赞扬与肯定。借助多层次的艺术实践活动,学生既获得了审美与人文素养的提升,又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了文化自信。
以多门类艺术教师为支撑
铸就美育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永远是学校发展的要务。学校拥有一支非常优秀的师资队伍,以青年教师成长中心为平台,分类开展教师培训与研修,加强与高校的专业对接,多学科参与西南大学讲学交流活动,为教师的论文撰写提供专业引航,还邀请上过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的李达武教授、厉华馆长为师生作讲座,邀请李光树、曹培英、董晓宇等全国知名学科专家到校指导教师专业成长。其次,通过成立青年教师成长中心帮扶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引导青年教师立足实际,分析自身优势与不足,制订青年教师三年成长规划。在基本功方面制订详细计划:从上课、听课、评课、三笔字、普通话、专业理论、论文评比等方面推进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
学校近几年通过严格公招新教师,让专业素质强的年轻人加入团队;培养引进新的中层干部、校级干部;艺术方面通过外聘市区乃至全国的艺术优秀人才为外聘艺术教师等多种方式,不断发展壮大师资力量。
在沙坪坝区儿童艺术学校,人人都是美育工作者。什么是美?美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审美的主观性如康德所言,美只产生于人愉快的情感;美的客观性如苏格拉底所言,美就是合适,美就是有用。学校将其诠释为:“愉悦而适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身心愉悦体现美的主观性,教育要用合适贴切的方法体现美的客观性。“愉悦又适切”的教育就成为了学校师生的行动指南与目标追求。学校将审美要素渗透到多学科的教育实践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章光虎副校长参加全国数学赛课“用字母表示数”,课堂上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营造和谐共生的课堂文化,让学生感受数学美、语言美,是立德树人、以美育人在课堂中落地的教学范例。
在全面教改的时代浪潮中,沙坪坝区儿童艺术学校始终在以坚持美育为核心的特色道路上深耕前行。学校多次获得教育部门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2021年还被评为重庆市中小学美育改革实验校、重庆市义务教育特色学校。荣誉的背后是办学理念的坚守,学校在2001年就提出“艺术立校以美育人”的办学理念,在新时代背景下,更要深刻认识美育培根铸魂的重要价值,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唱响立德树人主旋律。
沙坪坝区儿童艺术学校秉持以人为本的育人初心,顺应社会转型的要求,着眼于未来人才的培养,提出从艺术引领走向全面优质发展的育人目标,用鲜明的艺术特色书写出学校美育历程,实现一个又一个领域的相继卓越。学校牢牢抓住艺术课程中的审美因素,从艺术课程走向艺术实践,形成具有整体性的美育文化。
更名30年来,学校坚持走以美育人、以艺育才的特色发展道路,创作作品先后荣获文化部门、教育部门金奖,学校也荣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等称号。学校办学特色日益彰显,但特色建设之路远未结束,儿艺人将以特色发展促内涵发展,锐意进取,并将以更美好、更智慧的儿童艺术教育为追求,以“三新三优”为支撑,即:理念更新、内容求新、手段创新,队伍优秀、管理优化、整体优质,实现儿艺教育更公平、更有质量、更加个性、更高效益、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真正达成“以美施教,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的效能,实现“以美育人”的教育发展特色。
(张熙 肖锐 章光虎 韩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