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2日 星期三
博士进中学:引得来如何用得好
陈先哲
2021年北京市中小学教师专场招聘会现场。 视觉中国供图
广州市执信中学天文学社团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调试望远镜。学校供图
北京四中博士教师任余洁在上化学课。 视觉中国供图

    ■聚焦“博士进中学”

    又到一年校招时,教师岗位竞争激烈持续引发关注。近日,“中学教师面试一半是博士”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博士纷纷竞职中小学,现象背后反映出什么教育变化?学校又该如何应变呢?

    第一,博士“从教热”背后反映出教育就业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

    观察和梳理近年来博士到中小学从教的相关报道,可以发现其去向有一些共同特征:以中学为主,以名校为主,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名校为主。而且,人们对此类事件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2012年,中科院某博士毕业生放弃科研选择中学教书,其导师发长文痛心人才浪费,引发很多人共鸣;而如今,更多人对博士毕业生到中学教书表示理解,认为这是“用脚投票”的结果,且会引发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鲇鱼效应”。

    这与近年来我国教育就业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有关。一方面,是需求侧的变化。随着时代发展,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基础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长久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实践中更多是采取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这是适应工业时代的产物。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的教育理念容易形成惰性,难以跳出应试教育的框框。但近年来教育改革走向深水区,尤其是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学生和家长的教育需求更加多元,更加要求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从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出发设计课程,增强互动。

    这种转变对教师的要求大大提高,教师不仅是课程任务的执行者,还要成为课程的开发者,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的可能。而且,随着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推进,更加强调构建“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如何更加自然地融入到各级各类教育中去,而不是依旧通过考试的方式去争夺学生和家长的时间与精力投入,产生新的“唯分数”倾向,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压力,考验着学校的办学智慧,并对师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是供给侧的变化。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这意味着拥有大学学历的群体规模更加庞大,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在博士毕业生群体中,首选还是在高校任教,希望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出一番成就来。但是,近年来高校任教的门槛普遍水涨船高:“双一流”高校基本都要从博士后做起,三年一个聘期,两个聘期内不能获得长聘岗位很可能就要“非升即走”;即便是选择应用型大学或者高职院校获得长聘甚至编制的可能性较大,但也要凭过硬的综合条件过关斩将才有胜算——名校学历、论文发表、竞赛获奖等等。

    供给侧所提供的人才越来越多,需求方自然就会提高条件进行筛选,行动者也自然会根据自身条件和目标“用脚投票”。尤其是把高校或科研单位作为就业首选的博士毕业生群体,其就业偏好更多是教学和科研,自然就会将有名望、条件好的中学纳入求职目标。比如中心城市的知名中学往往能够提供一流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尤其是解决户口、编制,以及大概率保障子女在任职学校接受教育。这些条件和入职高校的竞争激烈、流动性大的状况相比,不但具有很现实的吸引力,而且越来越多的博士毕业生认为基础教育领域同样也能为其提供施展才华、实现教育理想的平台。

    第二,学校如何引好、用好基础教育的高级人才?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对于基础教育而言,如何利用好当前和未来的“人才红利”,引好、用好包括博士在内的高级人才,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应因地因校制宜,筛选出真正热爱和适合基础教育的高级人才。对于博士毕业生纷纷竞职中小学要有清醒的认识,尤其要警惕出现新的“唯学历”倾向:一些学校只是为了显示自己师资队伍的学历高、名校毕业生比例高而选才,而非看重竞职者是否具备更好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一些博士选择中心城市的中学竞职,更多只是为了进入体制、图安稳,而并非真正热爱教育事业并积极奉献。经过几年工作历练后,教学评价不如硕士甚至本科生的也大有人在。

    有条件的学校在引才方面应有理性认识:一方面,应该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引才,而不是盲目跟风,为了炫耀和攀比而设置高学历门槛。因为这会给作为中小学师资更重要的主体——硕士和本科生,尤其是师范生带来很大的伤害。就业市场的风向标改变会引发投机:更多人为了应对竞争都纷纷去提升学历,而不注重教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最后学校招来很多都是高学历却不会教书的老师。最后真正伤害的是基础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未来。

    因此,学校在引进人才时,可根据岗位需求,设置少量比例的博士岗位,更多岗位还是应面向本科和硕士尤其是师范生;选拔标准也应该更加注重教育教学能力。这样才不至于最后选拔出来的都是清一色的博士或名校毕业生,既能保证教师职业对高级人才的吸引力,又能保持良好的行业生态。

    其次,应发挥博士优势,用好人才,提升校本教研水平,在“双减”背景下为基础教育提质增效。如今,不少高中不但开设了大量成体系的选修课程,还开设了大学先修课,以更好衔接大学课程。这对校本教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招聘进来的博士显然更应在这方面发挥研究优势。尤其是在“双减”背景下,这个群体不但应该成为各学科教研的骨干力量,还应推动和引领学校整体课程体系的改革和进步。

    在“双减”之前,校外教培机构为什么能在教育市场的夹缝中生存并不断壮大发展?其背后都有一支强大的研发团队,既负责课程开发,也负责市场调研。当然,教培机构的研发更多都在“唯分数”上费尽心思,为了逐利目的而跑偏了方向。但给学校教育的启示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学校管理,主要依靠经验是远远不够的,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建立高水平的校本教研团队。中学教研的应用性很强,比如,研究未来我国教育样态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什么样的教师更受欢迎,哪些类型的课程更受欢迎,学生的兴趣、学习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区别于大学中更看重论文发表的教育科研,恰恰又是中学迫切需要并具有优势的,有科研训练基础且又在教育教学一线的博士显然更应该人尽其才。

    总而言之,越来越多的博士竞职中小学,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作为学校,既要保持清醒,防止加剧教育内卷、破坏教育均衡,又要乐观其成,并善于用好“人才红利”,为基础教育带来积极变化,推动教育变革持续改进。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