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育视窗
2021年07月14日 星期三
武汉市蔡甸区幸福路中学教育集团:创建幸福校园 让师生乐享幸福
曹红艳 刘凤侠
巾帼文明岗市工会展演
合肥中学老师到幸福路中学开展同课异构活动

    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但是,当教育理想遇上现实,结果是否会如梦想般美好?武汉市蔡甸区幸福路中学教育集团用近30年对幸福教育的深耕,诉说着幸福教育的力量。

    乐享教育,创见幸福

    幸福路中学教育集团,前身为创办于1992年的幸福路中学。学校成立初衷是为解决辖区子弟“有学上”以及“留得住”的问题。如今的幸福路中学更加关注学生未来的成长之路,在隐忍奋斗的积累后,学校鲜明地提出了“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走过近30年的历程,幸福教育理念已经完成了从“追求质量,全面发展”到“走幸福之路,创幸福人生”,再到“乐享教育,创见幸福”的三重迭代,倡导师生和谐、健康、全面发展,注重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体验幸福、追求幸福、享受幸福,提升幸福品质。

    什么是幸福教育?是构建教师幸福工作的家园,让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体会到工作的乐趣以及生命存在的价值,让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和所处的团队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不仅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还要着眼学生现实和未来的幸福,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条件、搭建舞台、营造环境”。

    因为幸福教育,幸福路中学早已成为蔡甸享誉一方的区域名校,斩获颇多殊荣,包括武汉市首批素质教育特色学校、武汉市综合水平办学先进学校、武汉市初中标准化建设合格学校、武汉市教育管理年先进学校、武汉市减负增效先进学校、武汉市人民满意学校、武汉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等市级荣誉20多项、区级荣誉60多项。此外,学校还拥有3个市级骨干教师团队:武汉市十佳备课组(语文)、武汉市十佳备课组(数学)和武汉市优秀备课组(体育);拥有蔡甸区名师工作室(刘凤侠语文名师工作室、万红平语文名师工作室、肖利数学名师工作室、肖晓明数学名师工作室),学校市、区优秀青年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共24人。学校获奖教师数占全区初中教师获奖人数的半数以上,连续多年获得教学质量“双十佳”授牌。

    2021年,新成立的蔡甸区幸福路中学教育集团不仅是蔡甸教育史上集团化办学的首创,更是对学校幸福教育理念的深度认可,将幸福路中学推向充分发挥区域名校辐射带动作用和教育品牌引领效应的高度,此举也必将掀开蔡甸教育新篇章。

    立德尚实,知行合一

    幸福教育,德育为本。在幸福路中学,德育因注入幸福而被命名为暖心德育。这是一个全方位流动的德育模式:以“立德尚实,知行合一”为理念内核,向外,通过家长学校和实践活动,不断链接家庭与社会,在与家庭和社会产生良性互动的基础上,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共同推动学校教育的有序开展,提升幸福教育的文化影响力,夯实学校的幸福文化根基;向内,通过德育实践活动和德育专项课程的有效实施,突破课程思政育人的局限,使学生们在德育体验与德育实践中涤荡心灵,实现知行合一。

    教师和学生都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体系。总体德育目标被学校分为两个级别,第一级目标包括文明礼仪、学习态度、文体艺术、劳动卫生和心理健康五类,在这五类一级目标之下,又分成了更详细的二级目标,并对教师和学生分别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在学习态度的一级目标下,学生的二级目标为:对即将到来的学习活动有主动、积极的心理准备,对学习活动的内容有一定的探究欲;在学习活动中能合理利用学习时间,能掌握预习、听讲、正确书写与表达、复习的方法等。而教师的二级目标为:能保持良好的阅读与写作的习惯,对学校开展的系列教育改革创新举措予以积极回应;能及时发现教育教学中的典型现象及问题,并能及时寻找解决问题之道等。

    学校通过六种育人途径多方发力,包括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班级成立家委会,成为家校共建的窗口和主阵地。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开展“家长评教评学”“家长课堂体验日”“家长一日班主任”等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并研发校本教材《家校共育,花开有声》,给家长一个倾诉和互相学习的平台,也为家校共建创立新的依托;“幸福教育”驿站成为塑造“阳光”安全之境的依托,学校实施“三预、三及时”的防护策略,从“全员参与”和“切合学生实际需求”两个维度开展各项心育工作;对国学经典文化进行“诵读、意研、展示”的活动,不断打造着“儒雅”校园文化,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还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养成了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

    暖心德育下,学校开展“一月一主题”“一月一活动”。在学习性活动中,以养成教育为重点,积极推进德育生活化,使德育与学科内容有机结合,与学生的成长需要有机结合;在人际交往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人际交往的道德行为规范,学会关心、宽容、理解,学会对自己和对他人负责;在社会公益性的活动中,建立学校和社会联动的教育平台,因地制宜让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创新意识;在自立、自理的活动中,加强学生自我服务教育,开展学生社团,引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自律,学会服务,学会创造,追求真知。除了这些活动,音美等社团活动的开展也为学生多彩绽放提供了舞台,每次活动,学校都要求撰写活动安排、内容,活动做到定人、定时、定点,政教处做好活动记载、收集学生作品、督促完成每次社团活动,并于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展示。

    各类活动时常在幸福路中学上演。在3月,幸福路中学的校园里被雷锋精神所萦绕,主题黑板报、班会课,国旗下的讲话,都在传达着“雷锋精神伴我行”;篮球嘉年华在5月,通过篮球发展的历史、篮球操、投篮的表演、篮球赛的对抗与篮球啦啦队,学生们体验着体育之美;红色6月,幸福路中学学子感党恩,跟党走,召开班会,打造红色课堂,参观学习,夯实红色教育,观看红色纪录片,搭建红色文化传播平台。于是,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博物馆、烈士陵园、国防训练基地、研学基地营地等场所,向着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时代新人不断行进……

    谐趣有效,合和共进

    幸福的课堂,究竟是什么模样?幸福路中学用八个字为其下了定义,即:谐趣、有效、合和、共进。这样的课堂,被学校命名为谐趣课堂,所有的教学环节,均是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频共振为基础,旨在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通过“趣”字有效联结。

    在谐趣课堂上,总共有四个教学环节,激趣导学、学习探究、内化交流和反馈提升,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这些教学环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课型及教学情境的变化可做适当的调整。其中,激趣导学环节是将教学情境与诙谐有趣互动有机结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持续的思考和探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学习探究环节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生活经验,围绕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自主地进行学习探究;交流内化环节是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完善和扩充间接经验,达成内化知识的目的;反馈提升环节,一方面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课堂思维与情绪,善于捕捉和处理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另一方面要及时利用练习,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转变观念,改革课堂,带领学生走“轻负高效”之路,使学习最终成为学生快乐幸福的必然选择。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可以愉悦地教,学生可以轻松地学,彼此体会出教与学的幸福。

    对于课堂教育主阵地,专属幸福路中学的不光有谐趣课堂。学案导学也是学校的一大特色。学案导学就是一种通过学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将学案作为主要教学工具的教学模式,这是一种考虑学生差异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此外,语文学科也是幸福路中学的优势学科,学校语文教师摸索出独具幸中特色的语文“2+4”教学模式,教师坚守两个制度——分工合作制、资源共享制,让教师幸福地教语文;学生打造“四个一工程”——每日一次晨读经典、每日一次课前演讲、每周一次美文评鉴、每季一部名著推荐,让学生幸福地学语文。长年的探索,幸福路中学语文成绩在武汉市小有名气,学校的语文教研组多次被评为武汉市优秀备课组,蔡甸区“巾帼文明岗”,2019年被评为武汉市“巾帼文明岗”。2019年9月,巾帼文明岗成员自编自演的歌舞朗诵《我骄傲,我是最美语文人》在职工读书大赛颁奖会上引爆全场,赢得如雷掌声。

    除了学科课程,幸福路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也不断为学校的幸福教育增添幸福色彩。在幸福路中学,每个班级每学期的心理健康课不少于6个课时,而每堂课上都有一个雷打不动的环节——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说说我的心里话”。同时,因考虑到一节课仅有45分钟的时间限制,导致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无法得到根本性的疏导和解决,学校还特地增加了个别辅导、及时干预,对于学生比较共性的问题,教师会通过主题班会或者团体辅导等方式进行化解,而对于个性化的问题,“幸福驿站”辅导室则成为学生的心灵港湾,8名专、兼职心理教师轮流值班,定时为学生服务。

    2021年,幸福路中学迎来29周岁的生日,2021届九年级中考再创佳绩,为母校送上了一份生日大礼。学生的成长、家长的信任、社会的期望是对幸福教育的礼赞。

    幸福路中学让全体师生见证着幸福教育的力量,在这里,学生将享受区域名校——幸福路中学带来的优质教育资源,接受“严谨民主,协作融通”的管理,实践“立德尚实,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在这里,学生将继续见证大家团结拼搏、兢兢业业、倾情奉献教育事业的场景。而面向未来,学校依然翘首以盼,在幸福路中学教育集团校长曹红艳的带领下,幸福路中学教育集团将为蔡甸学生的成长“创造条件、搭建舞台、营造环境”,也将为蔡甸教育的蓬勃发展“建立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

    (曹红艳 刘凤侠)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1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1-07/14/08/ZGJYB2021071408_b.jpg 08 中国教育报 9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