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18日 星期五
诗意重塑新时代校园
陈爱中

    前几天参加两个诗歌活动,感触颇深。一是邀请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诗群”培养出的诗人石才夫到学校以学长的身份作讲座,另一个是在苏州,参加诗人小海的诗歌研讨会。两位都是成名于上世纪80年代的校园诗人,离开校园后在各自的岗位上功成名就,但业余时间依然写诗,诗歌已成为他们丰富精神生活和区别于周围人群的重要标识。我们共同谈及80年代大学校园的诗歌教育对年轻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是提高人文素养和写作水平的重要目的和手段。仓廪实而知礼节,实现小康社会之后,经济的富足需要满足民众的精神追求。作为孵化未来知识群体,重提汉语诗教传统对重塑新时代语境下的大学校园文化是必要的。

    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强调大学教育的根本在于“美育”,借此可以“超越利害”,“保持一种永久和平的心境”,在物我关系的认识上,融合天人合一的哲学,以培养大格局、大胸怀的超越性人格。相对于以情节虚构和旁观者叙述为特征的小说,以营构情景交融的意境和抒发“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真情实感为前提的诗歌,则先天性地拥有美育的特质,这也就是清初诗论家叶燮在《原诗》中谈到的“诗之基”: “我谓作诗者,亦必先有诗之基焉。诗之基,其人之胸襟也。有胸襟,然后能载其性情,智慧聪明才辨以出,随遇发生,随生即盛。”现代诗人闻一多在《一句话》里对理想中国的畅想,彰显一代诗人不拘于现实窘境的情怀。这种家国情怀在穆旦的笔下则体现得更为见微知著,他在《祭歌》里用“你们的身体还挣扎着想要回返,/而无名的野花已在头上开满”的诗句,在时空转换的大格局里,赋予远征军将士的牺牲以悲壮的情感内质。

    新时代语境下的大学课程,要求发掘“思政”属性,诗歌这种以审美方式映现出的国家、民族意识,大格局、大胸襟的书写境界,是新时代语境下课程思政的优良载体,能够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到育人的过程中。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经常恐慌于“母语危机”,概述其各种症状,并提出各种良方,王富仁先生在《“大语文”与“小语文”》将其归结为缺乏真情实感,“我们现在的语言危机常常不是因为人们说的话太少,而是太多的话中缺乏真正具有直观的、直感的、情感的、审美的底蕴”。着目于在工具性而非审美化的范畴里使用母语,这种语言观是形成“汉语危机”的根源,而这个根源又可以归结为语言教育问题。在思想与诗歌语言的相辅相成中,诗歌是最能超越语言的“器物”意义,唤醒语言的人文精神的重要文体。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将诗人视为预言家:“伟大的诗人就是本民族的教育家和未来伦理的预言家。聆听伟大诗人教诲的人们不仅被他们的作品所打动,而且也将注意力转向了自身,思考起存在的问题来。”这和赫伯特·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视诗歌为一种创造性的认知语言殊途同归:“在诗歌的认知作用中,诗歌执行着伟大的思想任务……为‘未露面事物’命名,就是破坏事物的现存名称;进而言之,就是一种不同的事物秩序对既定事物秩序的渗入,亦即是‘一个世界的开端’。”当我们想起海子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大海除了波涛汹涌、深不可测、浩瀚无边等让人产生畏惧感的意义外,因为这首诗的出现,增益了希望、梦想的所指。诗人李琦在《变老的时候》一诗中谈及老之将至的感受,“变老的时候,一定要变好”,“犹如瓜果成熟,焰火腾空/缓缓地释放出最后的优美”,或者是“变老的时候,需要平静/犹如江河入海,犹如老树腰身苍劲”,或者是“幕帷垂落,丝竹声远”,将生命的逝去视若寻常,恍如四季更迭、日月互换一样自然。和叶芝的那首名篇《当你老了》一起,荡涤掉因时间流逝带来的感伤、忧虑,这是诗歌才有的贡献。如何以创造性的姿态,富有生命感地准确理解汉语意指,以不断涌现的陌生性而合理的经验丰富语词的活性,而非“传声筒”意义上的单一符号,阅读诗歌是重要的。

    新世纪以来,汉语新诗呈现为繁荣的景象。但这种繁荣是写作的繁荣,而非阅读上的洛阳纸贵,传统纸媒的扩版,各种诗歌自媒体的蜂拥而出,甚至让诗歌写作成为行为艺术的趋势,故而有人戏称写诗的比读诗的多。这种状况的出现说明两种事实,一个是诗歌被越来越多的人需要,这种需要是源自纯粹的精神世界而非外在的功利需求,另一个是诗歌教育的缺失,导致创作与阅读之间缺乏应有的沟通桥梁,没有熨平二者之间的折痕。事实上,无论是价值认同上的创作中心论还是读者中心论,诗人与读者之间的失衡都不是诗歌发展的良途。所以,在诗歌需求群体较为旺盛,同时又有制度需求、时间保障的大学校园里,以系统、专业的方式培养写作者和阅读者是可行之路。经典诗歌的细读、仿写,传统的田野采风,代表性诗人的现场演讲,中外诗歌理论的讲述与实践等,有助于提高学生诗歌专业素养,营造良好的校园诗意环境。随着这些具有专业诗歌素养的学生走向社会,必然会提高整个社会文化对诗歌的理性认知,从而实现从校园到社会文化上的美育,缓解母语危机可能带来的影响。

    如此,终身受益于大学诗歌教育的石才夫、小海等诗人的感慨也会从对现实校园的遗憾转向理应如此的宽慰。

    (作者系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