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8日 星期二
专业人才培养与民族文化传承互促共生
——聚焦重庆市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服装专业建设
重庆市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市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武陵山职教集团牵头单位、重庆市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项目建设学校、武陵山民族文化传承基地。

    按照《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等文件的要求。学校服装专业以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为依托,结合地处土家族、苗族聚居的武陵山腹地的实际情况,经过3年实践探索和5年实践检验,最终构建出“重庆市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完成了民族区域职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与民族文化传承互促共生的专业建设之路。

    项目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此次研究成果围绕民族文化传承人培养机制、服装专业人才特色培养模式、专业传承民族文化有效教学模式等展开了持续深入的探索与实践。一是通过建立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建立大师工作室、成立订单班、开设民族技艺课程等,构建了“校园传承人”培养机制;二是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民族文化传承师资资源库、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库、营造民族文化育人氛围等,探索了“文化浸润式”培养模式;三是通过开展学徒制、大赛制、工作室、校外基地的体验式教学,实施了“立体体验式”教学模式。

    项目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服装专业学生文化素养与职业能力同频共振

    近5年,服装专业学生参加国家职业技能大赛获奖3项,参加市级职业技能大赛获一等奖8项、二等奖7项;学生参加文明风采大赛获国家级别奖3项、市级奖12项。服装专业教师育人能力显著提升,教师参加国家教学能力大赛获一等奖1项、市级教学能力大赛获奖3项,参加重庆市创新创业大赛获一等奖,教师编写民族文化教材12本,发表论文18篇,承担市级民族文化研究课题3项。

    (二)服装专业内涵特色不断提升

    建成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工作室3个、民族文化传承基地1个,制作了民族特色手工艺品200余件,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先后到重庆、贵州、湖南等地12所职业学校进行交流推广。吸引市内外60余个学校及企业先后到校考察交流、学习。专业建设经验公开发表民族文化研究论文12篇,形成典型案例两个。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一是民族职校传承民族文化缺乏常态化的机制,二是民族职校服装专业缺乏特色融合的培养模式,三是服装专业传承民族文化缺乏创新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解决教学问题的主要方法

    1.构建“校园传承人”培养机制

    一是建立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打造武陵山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开展民族文化传承研究。二是建立民族文化传承师资资源库,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培养民族文化传承师资队伍。三是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开设订单班。

    2.探索“文化浸润式”培养模式

    一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发展对接地方民族产业,实行民族技艺进课堂。二是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库,校企、校校共同编写教材,开发教学资源库。三是营造民族文化育人氛围,开展“六个一”等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

    3.实施“立体体验式”教学模式

    一是开展学徒制体验式教学,建立民族工艺室,实行师带徒体验式教学。二是开展大赛制体验式教学,定期开展民族技艺、民族服装展等比赛。三是开展工作室体验式教学,引进民间工艺大师和非遗传承人共同建立工作室,研发民族文化产品。四是开展校外基地的体验式教学,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师生到实训基地开展实习实训,体验民族文化。

    研究成果主要创新点

    项目研究成果创新了育人理念,将民族文化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了传承路径,实现多维民族文化传承途径;创新了传承机制,构建多方联动文化传承机制。成果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效果。服装专业成为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旅游服务专业群支撑专业。

    (一)理念创新,专业人才培养融合民族文化传承

    人才培养融合传承人培养,重构育人目标,培养会民族技艺懂民族知识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校园文化融合民族文化,营造育人环境,提升民族文化素养;专业课程融合民族技艺,重组课程体系,实现民族非遗技艺进课堂;专业实训融合民族产品,革新教学模式,实现“研—学—产—展”合一。

    (二)路径创新,探索多维民族文化传承途径

    一是基于数字化校园平台建立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库,充实民族文化艺术、民族技艺、民俗礼仪等民族文化资源,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形成了民族文化网络传承途径。二是挖掘整理本土文化,开发民族文化简明读本和民族工艺教材等,开设民族文化课程,形成了民族文化课堂传承途径。三是开展民族歌舞、民族器乐、民族体育运动等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形成了民族文化活动传承途径。四是依托武陵山民族文化传承基地,邀请民族民间工艺大师传承技艺,制作民族工艺精品。校企共建本土民族工艺品牌,将民族元素创新性地融入到现代服饰、旅游产品中,塑造品牌的民族特色。通过民族艺术精品、民族工艺精品等民族品牌的打造,形成了民族文化品牌传承途径。五是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师生定期实践民族技艺,体验民族文化,形成了民族文化基地传承途径。

    (三)机制创新,建设多方联动文化传承机制

    加强校企合作、校际合作,联合行业专家、民间工艺大师、学校教师共同组建开发团队。成立了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民族民间工艺室、民族艺术团,打造了武陵山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制定了系列运行保障制度,建立了有效的开发措施。开展了武陵山民族文化调研,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整合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形成数字化资源,开发了教材,实施了活动,建立了中职民族文化教育资源本土化开发的机制。

    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及效果

    (一)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服装专业学生参加国家职业技能大赛获奖3项,参加市级职业技能大赛获一等奖8项、二等奖7项;学生参加文明风采大赛获国家级别奖3项、市级奖12项;近5年培养服装专业学生600人,学生实现全部就业并令企业满意;一名学生荣获国家奖学金。

    (二)教师专业能力大幅提升

    服装专业教师冉丽涓、杨玲和来小乐等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获国家奖3项、市级一等奖8项。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大赛获市级及以上奖励5项,其中伍朝艳、田忭卉和彭华娅参加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荣获一等奖。在2018年重庆市第二届“渝创渝新”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中,“西兰卡普的传承与推广”获一等奖。

    (三)专业民族特色充分彰显

    服装专业已建成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专业,2019年成为重庆市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项目旅游服务专业群支撑专业。服装专业吸引了重庆市非遗传承人汪绍碧、周汝会等民间工艺大师进课堂,西兰卡普、嚓拶绣等民族技艺进专业,土家摆手舞、葫芦丝、民族健身操等民族文化活动进校园。校企、校校共建专业,建成服装校内生产实训基地、武陵山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和民族民间工艺工作室,深化了产教融合。编写了民族文化教材4本,制作了土布鞋、帽子民族特色手工艺品200余件,带动地方劳动力实现产业增收,助力脱贫攻坚。创编的苗族舞蹈《银色山脊》获全国技能大赛艺术比赛金奖。

    (四)示范辐射能力显著增强

    一是校内推广。服装专业成为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旅游服务专业群支撑专业。文化浸润式培养模式在校内6个专业进行推广,立体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校内11个专业进行推广。

    二是校外辐射。先后到重庆、贵州、湖南等地12所职业学校进行交流推广,服装专业带头人伍朝艳在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中进行了经验交流。吸引市内外60余个学校及企业先后到校考察交流、学习。40名来自越南、泰国的留学生到学校开展了西兰卡普制作、土家摆手舞等民族技艺教学活动。在山东举行的首届全国创新就业主题活动和重庆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巴渝工匠展示活动中进行了西兰卡普技艺展示。

    三是媒体报道。专业建设经验公开发表民族文化研究论文12篇,形成典型案例两个,2019年重庆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典型案例“弘扬民族文化艺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获三等奖,“基于民族文化传承的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典型案例被评为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典型案例。《重庆日报》和中国职业教育网以及重庆电视台等媒体多次对学校服装专业建设成果进行了报道。

    (重庆市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