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22日 星期四
一生成就三大事
——追记鲁洁先生在教育事业上的贡献
檀传宝
鲁洁和孩子们在一起。 资料图片

    2020年12月25日,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鲁洁先生与世长辞。她以超越论教育哲学、生活德育理论为核心的教育主张,以及知行合一、为人师表的实践风范,对中国教育事业尤其是教育学术的发展,贡献良多。

    4月24日,是鲁洁先生的生日。大致归类,她对教育事业的重要贡献,可以概括为以下三大方面:

    与时俱进,推进中国教育学学科建设发展

    改革开放后的40多年,可谓鲁洁与时俱进、努力推进中国教育学学科建设的40多个春秋。其中教育学教科书建设、学科学术平台搭建是她工作的两个最主要领域。

    20世纪80年代初,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早春时节。“当务之急的事情就是重建教育学,一方面是为了学科建设,另一方面是为重建学校教育提供理论根据。”鲁洁所领导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是最早自觉承担教育学教材编写工作的单位之一。1984年,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编写组”的《教育学》(除了主编工作,鲁洁撰写了第一至六章)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广为发行。因为是绿封面,这本教材被人戏称为“绿皮教育学”。

    针对当时较为普遍的从政治、经济等外在视角简单、机械看待教育问题的错误倾向,“绿皮教育学”对教育、教育学、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规律一系列概念与命题等都作出了凸显教育自身特性的理论阐释,对丰富教育学科的知识体系、研究视角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由于专业性强,教材迅速成为全国许多院校教育学专业学生选用的教科书,是当时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代表性教育学教材之一。后来“绿皮教育学”还陆续获得了包括吴玉章基金一等奖、国家教委第一届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在内的多项重要奖励。

    此后,鲁洁在教育学教材及学科建设领域躬耕不已,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1990年受国家教委委托编写的教育学学科第一本专业教材《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后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994年与王逢贤共同主编的《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后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年主编的《德育社会学》(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等。这些教材或者著作,在教育社会学、德育基本理论等领域均有开疆拓土之功。

    学科建设的主体无疑是人。对全国范围内教育学学科尤其是德育理论人才队伍的用心培育,是鲁洁对中国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重要贡献之一。其中最重要的平台,就是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简称“全国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现改称“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1985年,鲁洁先生发起成立了全国德育论专业委员会。成立之初,委员会只有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十余家成员单位,会员十数人。到2019年,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在南京举办第28届学术年会时,与会者已经达到600人,成员单位已覆盖全国各省份主要师范院校及有关教育研究机构。

    鲁洁曾在回顾自己一生重要工作时,深有感触地说:“作为全国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的主任,从其1985年成立,一直到2005年,我领导了这个具有浓郁学术氛围的团体长达20年。一个人的生命、事业、工作连接20年是很少的。对我来说,在一个喧嚣的世界上,参加这样一个团结和没有功利取向的群体是很幸运的。在道德教育事业的艰难跋涉中,我们团体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收获,这是很美好的事情。”

    除了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的工作,鲁洁还长期担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德育学科组长,从全国教育科学“七五”规划开始就全面参与和长期指导过全国德育学科的研究工作。鲁洁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的创立者、领导者。南京师范大学的德育学,也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的一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作为省属院校的南京师范大学能够在教育学专业上进入国家第一方阵,在德育、教育社会学等领域走在全国的前列,鲁洁的直接贡献和领导作用最为关键。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她不仅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杰出的德育理论工作者,更在教育学原理、教育社会学等领域躬耕不已、桃李广植,为国家教育科学永续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独树一帜,建构个性鲜明的教育理论体系

    在《学术小传》里,鲁洁曾经将自己在教育研究领域的耕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概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20年。

    在这三个阶段中,她第一个阶段主要的工作,是与国内其他教育学者一起努力在教育理论上“拨乱反正”。例如,肯定凯洛夫教育学对学校教育的作用、主张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等论述,肯定儒家教育学说、教育理论的文化继承性,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在教育学中的重要地位等。又如,开始摆脱苏联教育学的影响,重启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等。“绿皮教育学”等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成果之一。她第二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以教育现代化、德育基本理论为中心的教育理论研究。这一时期,在其主编的《教育社会学》《德育新论》《德育社会学》等著作以及一系列论文中,鲁洁集中对教育对社会及人的现代化能够发挥的作用、德育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功能和个体发展及享用性功能、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等议题都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关于德育的文化功能、自然功能、个体享用性功能的论述,大大拓展和深化了人们对德育功能的认识,产生过引领一时风气的学术影响。

    在前期理论积累基础上,20世纪90年代开始,已过甲子之年的鲁洁反而进入了她最为自觉、成熟的理论建构阶段。在这一阶段,她建构了独树一帜的教育理论体系——一种以人学、超越、实践、生活为关键词的教育理论大厦。

    “以人为本”是鲁洁一直捍卫的教育原则及教育学术方法论。鲁洁认为,“教育的根本要旨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这是古今中外公认的通理。教育本姓‘人’”,所以教育一定要“找回失去的人”,“教育的原点”应该是“育人”。与此同时,她敏锐意识到现实世界“在‘完整的人’的范围内把某一个别环节绝对化,这属于我们时代的精神分裂症”,而“失去了一半的人性假设”会“导致失掉了另一半的教育”。

    肯定教育的超越本性,是鲁洁教育思想的核心之一。“教育之所以存在就在于它所具有的超越性功能,它要通过培养人而展现可能生活,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值得去过。如果教育彻底丧失了这种超越性,演化成现存不良体制的复制者,人们还再能指望什么?”“教育要使人成人,也就是要使人成为超越性的存在。认为生活论教育的宗旨仅仅在教人生活于‘现存之中’,这是错误的。生活论教育只是叫人按照生活的本性去生活,而生活的本性就是不断超越现存,不断创造未来。我们提倡‘教育要回归生活’,它所针对的是唯理性主义背离生活的理念和做法,决不是要教育人去保持生活的原状。回归生活的教育是回归于生活本性的教育。”

    鲁洁教育思想的基础是实践唯物主义。她认为:“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虽然存在从外部施加影响的过程,但这个影响必须变为个体的自觉。因此,教育的主题应该是促进、改善受教育者主体自我建构、自我改建的实践活动。”而道德是一种生成性的实践智慧,“这种生成性的道德智慧和数学、物理等一般命题性的知识不同,它不能仅通过知识的传授而获得,而有赖于个人成熟的生活经验、生活实践。道德教育要培养生成性的人,要形成人的道德智慧,就必须在丰富人的生活经验、生活实践上下功夫。”道德教育因此一定要“回归生活”。

    总之,鲁洁念兹在兹的,其实就是教育如何培育一个大写的、完整的因而能够幸福生活的人。鲁洁的教育思想,可谓一部大力倡导和强调人道主义、实践取向、超越理想、生活根基的教育哲学。毫无疑问,鲁洁已经给当代中国教育学界留下了一笔十分丰厚、珍贵的思想遗产。

    学以致用,实现德育课程改革的观念突破

    2000年后,受教育部委托,鲁洁主持了小学阶段“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国家课程标准制定以及相关教材的编写工作。除了课标、教材等直接产出,她对国家德育课程改革最为卓越的贡献,乃是实现了德育课程改革在观念上的时代突破。今天,“让德育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鲁洁发挥了重要的思想贡献与引领作用。

    鲁洁的生活德育思想建基于她对人及人性的深刻认识:“‘人’不是由某种先验的抽象本质所规定的存在,‘人’其实就是他的现实生活,人是由他的存在方式规定的。……实践是人的本质属性,基于实践的创造性、超越性、关系性也就是人的规定性。人与其他动物不同,他不是被创造的,而是自己‘做成’的,是在实践中自己成就的。教育是人为人自己造就自己而设定的实践活动。”

    对于世纪之交的人类生活境况,鲁洁曾经发出这样的警讯:“物质的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物质的匮乏叫人无以生存,为此一直到今天为止,人们还必须为丰富物质而努力。但是历史发展至今天,人们似乎还应当看到另一种事实:那就是物质丰富了,但是如果人不能把握好自身,人如无自律,无反思,没有对世界、对人类的深远智慧和德性的锤炼,那么人们所面临的可能是较物质匮乏更为严重的灭顶之灾。”鲁洁认为,道德的存在本来就是“内在于生活”的——道德存在是一种具有整体性、实践性、生成性的生活形态。“道德源自于生活,内在于生活,是生活的解释和目的系统。……道德教育的基本使命就是要引导人走上‘成人之道’,就要引导人以人的存在方式去生活,使人的生活实现改变、得到提升。道德教育不是诉诸孤立的、静态的人性改造,而是要具体落实为生活的建构和改造。……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就是教人学会建构属于他自己的生活。”而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已经成为“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征”。所以,“当代教育中所存在的普遍危机,是对人的精神世界,特别是以道德为核心的精神生活能力培养的丧失”。教育一定要回归本真,因为“道德教育只有在这种本真教育的整体谋划中才具有存在的根据与场域”。

    对于道德、教育、学习、课程等教育基本范畴的深刻论述,构成了鲁洁关于生活德育的系统理论建构。她认为:“在生活论的视域中,道德就是人们所选定的特定的生活价值,为的是要用它作为参照点来确定生活的方向和道路,使人能够生活得‘更像一个人’。”“生活论意义中的‘成人之道’是使道德从远离人的存在和生活世界的抽象理性的规范体系重新回归为人类生存的自觉意识。它呵护人的实践的、自由的本性,为人的生成发展的可能生活提供终极关怀和安身立命的精神。”道德,是一种生成性的实践智慧。“这种生成性的道德智慧和数学、物理等一般命题性的知识不同,它不能仅通过知识的传授而获得,而有赖于个人成熟的生活经验、生活实践。道德教育要培养生成性的人,要形成人的道德智慧,就必须在丰富人的生活经验、生活实践上下功夫。”“道德学习的本质,不是知识学习,而是生活的、实践的学习。”而“当代的教育却无视道德之知的实践特性,同其他知识一样也把它放在科学理性主义的过滤器中筛选成普遍化、客体化的知识,彻底割断了它长在母体身上的脐带,断绝了它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也就使它再也回不了自己的家”。“道德、道德的意义不能到远离生活实践的、超感性的第一世界中去寻找,只能在生活实践中去领会。基于道德实践性存在的观点,道德学习、道德教育应从知识、学术型转向生活、实践型。”故“新德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回归生活。德育课程要‘源于生活,通过生活,为了生活’,在课程的实施中,不仅要关注课程的内容贴近生活,还要努力促使课程学习能真正改变生活”。而“道德观:从知识道德向生活道德转变”“学习观:从单向传输转向交互作用”“课程观:从唯知识论走向生活经验论”,既是鲁洁德育课程观最为重要的主张,更是她身体力行推进国家德育课程改革矢志不渝的方向。

    人生为一大事而来。鲁洁不仅在教育学的学科建设、理论创新上建树甚多,而且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将自己的教育理想、理论建构自觉应用于国家德育课程改革等教育实践,为实现她所言的一代教育学人“共同的教育梦”而鞠躬尽瘁,作出了重要贡献。

    斯人已逝,但鲁洁先生在推进中国教育学学科发展、建构独具特色教育思想体系、引领国家德育课程改革的观念突破上的贡献将永远为教育学人记起。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兼学部学术委员会主席、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长)

    本文图片由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提供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